词条 | 中山公园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中山公园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又名台中公园,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本是清末望族桥仔头林家花园。位于公园路与自由路之间,布局小巧玲珑。一湖碧水,中缀洲亭、双桥、小舟,错落有致。园左有炮台山,古称大墩,清康熙年间移民入垦,于此形成聚落,店肆渐多,取名为东大墩街,是今市中心区最早发轫地。炮台山左侧望月亭,系清代台湾府城北门楼,始建于光绪十三年,光绪二十八年移入台中公园。亭中所悬古匾“曲奏迎神”,为光绪十七年姚江黄承乙撰。 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天安门西侧,与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(明清时的太庙)左右对称。在辽金时,这里是燕京东北郊的兴国寺,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,明代改建为社稷坛,清代沿用。清王朝被推翻后,1914年10月辟为公园,当时叫中央公园,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公园。 中山公园占地22公顷。进入公园南大门,迎面是一座蓝色琉璃瓦顶的汉白玉石牌坊。这座石牌坊经历过历史的沧桑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,德国公使德克林被义和团击毙在建国门内东总布胡同口。腐败的清政府屈辱求和,在次年签订的《辛丑条约》中规定要为德克林建纪念碑,于是在1902年建了这座“德克林”碑。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,因我国也是对德战胜国,得以雪耻,改额为“公理战胜”,并移置园内。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和平会议,决定改名为“保卫和平”,由郭沫若题写,刻在坊额上。由此往北,在大理石崇基上屹立着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铜像。 在市区东侧。园中丘陵起伏,林木苍郁,小桥流水亭阁参差,气氛安详而宁谧。园内有孔庙、福康安生祠碑、太保楼等景点。孔庙位于右后侧,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(1706)。1961年重建,为传统宫殿式建筑,黄瓦红柱,富丽庄重。大成殿侧立有嘉庆二十年(1815)“重修文庙碑记”,现已苔痕斑驳。“福康安生祠”碑,在公园大门附近,系乾隆御笔,满汉文兼书,内容系表彰福康安平叛之功。太保楼是清代诸罗城东城门楼,现前后移置古炮12尊,供人观览。 又名樱花公园、第一公园,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改用今名。位于青岛市汇泉湾畔,面积约一千余亩,是青岛市最大的文化公园。公园借天然山水景物,适当进行人工点缀,以明朗开阔的自然景观取胜。园内道路通达南北,樱花夹道,两侧有迎春路、紫薇路,玉兰园、芍药园、月季园、桂花园、牡丹亭等,路以花名,花园之中复有花园。花花相映,分外壮观。园内有小西湖、日月池、翠微水榭等,尤以小西湖景致最佳。夏日来临,碧叶接天,映日荷花,把公园点缀得十分诱人。园内还植有美洲肥皂荚、日本厚朴、美国鹅掌楸、西洋山楂等珍贵植物约千种。最为闻名的是樱花树,栽培历史达八十年之久。每年春日,公园举办樱花游园大会,此时单樱、双樱相继开放,犹如绯色的彩云,弥漫于绿树之间。群芳荟萃,人山人海,盛极一时,故有“东园花海”之称,堪为青岛市一大景观。 |
随便看 |
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