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中山国都城遗址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中山国都城遗址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在平山县城北20公里上三汲乡。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,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所建立的国家。赵献侯十年(公元前404年),中山武公初建都城于今河北省定县一带,魏文侯三十八年(公元前409年)被灭。后由中山桓公复国迁都至此。共历中山桓公、成公、王、王、尚王五代。遗址北依林山,方圆8公里,南北长约4.5公里,东西宽约4公里,分为东西二城,由一道南北墙相隔。东城北部为宫殿区;南部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住区;西城以东西墙相隔,北部为中山王墓区;南部为商业区、居住区和农业区。从中山王墓和都城遗址中出土大量文物,总计达1.9万余件,其中的铁足铜鼎、铜夔龙方壶、“北城图”铜版、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插座、银首人俑灯山字形铜器等均为稀世珍宝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