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中观论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中观论分类:【地域文化】 中观学派根本典籍。青目作注,后秦鸠摩罗什的汉译本,共4卷,27品,500颂。藏文由印度智藏论师与觉若?鲁耶坚参翻译,一卷半。宗喀巴说共有450颂。后来迦湿弥罗大寺主哈苏玛底与西藏学者巴曹尼玛扎根据月称的《西句论》,于迦湿弥罗无比城宝藏寺重新校订,不久印度大寺主嘎那嘎与巴曹译师在拉萨大昭寺重译印刷。全书以破斥的方法,宗与假名相联系,进一步阐释“缘起性空”、“八不中道”和“实相涅?”。认为由世俗名言概念所得的认识都是戏论,唯有按照佛理去直觉“现观”,才能证得诸法实相。在理论上性空与方便相统一; 在认识方法上名言同实相、世俗谛与胜义谛相统一,在空教实践上,世间与出世间、烦恼与涅?统一起来。注释书有70余部,其中青目的《中论根本注》、安慧的《大乘中观释论》、佛护的《中观根本释》、清辨的《般若灯论释》、月称的《明句论》、吉藏的《中观论疏》和宗喀巴著《中论广释》等影响较大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