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为民兴利的召信臣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为民兴利的召信臣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召信臣,西汉大臣。九江寿春(今安徽寿县)人,字翁卿。元帝时,考中明经甲科,举为郎。任上蔡(今河南上蔡西南)县令。因治民有方,政绩显著,提升为零陵郡(今广西全州县西南)太守。后因病辞官居家。病愈被征辟为谏议大夫,又迁南阳(今河南南阳)太守。召信臣从政,“为民兴利,务在富之”,他躬耕劝农,经常深入民间。在南阳,征发民工利用郡中水泉,开通沟渠,引水灌田 。而且年年伸展渠道,扩大浇灌面积。同时,修筑陂塘,作堤闸数十处,灌田达三万余顷。南阳百姓深得其利,丰稔之时,蓄积有余,南阳渐富。他还下令禁止嫁娶送终时奢靡的恶习,要求勤俭节约,减轻了旧礼俗给南阳人民带来的危害。他对那些只知游乐,不事稼穑的官宦子弟,严加管理,对违法乱纪者,则绳之以法。严厉地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,使南阳地区社会安定,郡中人莫不耕稼力田,百姓归之,户口倍增,盗贼狱讼之事罕见。当地吏民无不敬重和爱戴,称他为“召父”。此后,又迁河南郡(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地),治绩曾为诸郡第一,多次受到朝廷提高官秩、赏赐黄金的奖励。元帝竟宁(前33)中,升任少府,位列九卿。他奏请停止修缮上林苑的一批离宫别馆;奏请罢省由乐府黄门唱演诸戏,建议将保卫宫、馆的卫队及兵器等一应供给的物品削减一半;又奏请罢省专供皇室膳食的温室,仅此一项每年节约开支数百万。在西汉政府日益腐败,统治者“重增赋敛,征发如雨”,人民负担极端沉重之时,他想方设法,压缩政府开支,减轻人民负担,堪称为民兴利之廉吏。后来,南阳人民为纪念他,为他立祠造庙,世世祭祀不绝。 |
随便看 |
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