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乌孙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乌孙

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

古族名。古国名。乌孙初与月氏(zhī支)同居敦煌、祁连间,为月氏攻灭,头领被杀,土地被夺,人民逃亡匈奴。后月氏又为匈奴所败,徙于今伊犁河流域塞种人住地。而乌孙在昆莫的率领下,又借匈奴力量西击月氏人,据其地,于今伊犁河流域至伊塞克湖一带,重新建立国家。此时人口已达63万,以游牧为业。汉武帝时,派张骞出使乌孙,并先后以宗室女2人嫁乌孙王。宣帝时,汉与乌孙联兵20万大破匈奴。北魏时,为柔然所迫,又迁葱岭。辽代,曾遣使入质。后渐与邻族同化。近代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。

古西域国名。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。王治赤谷城。户12万,口63万。国王以下有相、大禄、左右大将二人,侯三人,大将、都尉各一人。另有大监、大吏、舍中大吏等。地莽平,不田作,随畜逐水草,国多马。汉武帝元狩四年(前119)张骞使乌孙。武帝两次以宗室女为公主嫁乌孙王。宣帝时立汉外孙元贵靡为乌孙大昆弥,并遣长罗侯常惠将三校屯赤谷。后属西域都护。

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名、国名。其族属有数说。一般认为与古代坚昆人中从叶尼塞河流域南下的一支有渊源关系,原属突厥语族,后又加入了月氏和塞人的成分。公元前2世纪初,游牧于甘肃境内敦煌、祁连之间,北邻匈奴,被月氏击败。其后,月氏被匈奴所败,迁到伊犁河流域。前161-160年,乌孙王借助匈奴之力驱走月氏,在当地自立为国。乌孙建国后,汉先后遣送细君、解忧公主嫁乌孙王以联合乌孙制服匈奴。前72-前71年,汉与乌孙等联合进攻匈奴,匈奴被击败。汉宣帝时,乌孙首领元贵靡被立为大昆弥。从前53年起,乌孙就有大小昆弥两个王统,内讧迭起,变乱丛生,势力开始削弱。北魏时,曾为柔然所侵而西迁入葱岭。辽代曾遣使入贡。此后,逐渐与邻族同化。近代哈萨克族中仍有乌孙部落,可能是当时未曾西迁而留在当地的乌孙人的后裔。

古族名和古国名。一般认为其先民系古代坚昆人从叶尼塞河流域南下的一支,原属突厥语族,后混有印欧语系大月氏和塞种人的血统。最初和月氏人同住敦煌、祁连间。西汉初, 乌孙王(昆莫)之父被月氏所杀。不久, 月氏为匈奴所败,西迁伊犁河流域塞种人住地,前161―前160年左右。乌孙王遂借匈奴兵驱逐伊犁河流域的月氏人,据其地,自立为国;不久又西迁至伊塞克湖一带,都赤谷城(在今新疆温宿北天山中,一说应在新疆特克斯河流域,一说在苏联伊塞克湖东南别代勤山隘西北依什提克)。西汉时人口达六十三万,从事游牧。元狩四年(前119)汉武帝派张骞使乌孙。武帝先后以宗室女细君、解忧二公主嫁乌孙王。本始二至三年(前72―前71),汉与乌孙共出兵二十万大破匈奴。宣帝立汉外甥元贵靡为大昆弥(昆莫), 遣长罗侯常惠将三校屯赤谷,属西域都护。北魏时,乌孙曾为柔然所侵,迁入葱岭山中,辽会同元年(938),遣使入贡,其后渐与邻族同化。近代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。

中亚古代游牧民族。关于其族属,有突厥族、亚利安族诸说,迄今无定论。初与月氏居于敦煌、祁连间,为小国。大月氏攻杀其王难兜靡,夺其地,遂亡投匈奴

*

。西汉初年其子昆莫为王,在匈奴中数有功。月氏为匈奴所破,西迁至伊犁河流域,击走塞王,居其地。昆莫向匈奴单于请求报杀父之仇,因此于前130年左右西击月氏,月氏复西徙大夏地。昆莫略其众,居其地,兵愈强,不肯再服事匈奴。匈奴派兵击之,不胜,从而远避。乌孙从此久居于伊犁河、纳伦河流域,建都赤谷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伊什提克)。有户十二万,人口六十三万,可征兵近二十万。其中除乌孙人外,还有塞种、大月氏种。

汉武帝时采纳张骞

*

断匈奴右臂的建议,拜张骞为中朗将,率三百人,带金银财宝无数,出使乌孙,欲与其结盟。乌孙未作决定,派使臣随张骞入谢,见汉广大,因此重之。当时乌孙一分为三,总属昆莫。匈奴闻其与汉通使,欲击之,乌孙甚恐,派使臣入汉朝廷献马,愿与汉通婚,约为昆弟。汉武帝元封年间,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,嫁与昆莫为右夫人,而匈奴所遣之女为左夫人。细君至其国,自治宫室居住。昆莫年老,语言不通,细君愁苦。昆莫年老,欲使其孙娶细君,不听;汉朝廷令从其国俗,嫁与其孙军须靡。细君死,汉以楚王刘戊孙女解忧公主

*

嫁军须靡。军须靡因匈奴夫人所生之子泥靡尚小,临死前嘱以叔父之子翁归靡为昆弥(王),并对其说,泥靡大,以国归之。翁归靡号称肥王,复娶解忧公主,生三男两女,长男名元贵靡;次名万年,为莎车王;再次名大乐,为左大将。长女弟史为龟兹王绛宾之妻;小女素光为若呼翕侯妻。昭帝时,解忧公主请朝廷发兵与匈奴争车师,救护乌孙。值昭帝去世,宣帝初即位,公主与翁归靡复上书请兵。汉遣五将军率十五万骑击匈奴。遣校尉常惠使持节护乌孙兵,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骑从西方入,至匈奴右谷蠡王庭,获四万级,马牛羊驴骆驼七十余万头,乌孙皆自取所虏获。汉遣常惠以金币赐乌孙贵族有功者。汉宣帝元康二年(前64),翁归靡通过常惠向汉朝延上书,愿以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继承昆弥之位,并请求复娶汉公主,结婚重亲,叛绝匈奴。宣帝下令以解忧侄女相夫为公主,派长罗侯、光禄大夫常惠护送至敦煌,会闻乌孙翁归靡去世,其贵族依约立故王军须靡之子泥靡为昆弥,号狂王,宣帝令征还相夫。解忧复嫁狂王,生一子名鸱靡。狂王暴恶失众,二人不和。解忧与卫司马魏和意、副候任昌欲杀狂王,不成。汉朝廷杀和意、昌。翁归靡匈奴夫人之子乌就屠袭杀狂王,自立为昆弥。汉遣辛武贤率兵一万五千人欲讨之。解忧公主侍者冯?为乌孙右大将之妻,为西域诸国所信任;其夫与乌就屠关系密切。西域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,使其自愿受封为小昆弥。宣帝亲召冯夫人询问情况,派谒者竺次、期门甘延寿为副使,送冯夫人。于是冯夫人锦车持节,召乌就屠至赤谷城长罗侯常惠处,立元贵靡为大昆弥,乌就屠为小昆弥,皆赐印绶。后乌就屠不尽归诸翕侯民众,汉朝廷再次派常惠率三校尉驻屯于赤谷城,并划分大、小昆弥的地界和人众,大昆弥统户六万余,小昆弥统户四万余,然而人心多归附小昆弥。元贵靡死后,其子星靡代为大昆弥,弱。都护韩宣奏,提议可赐乌孙大吏、大禄、大监金印紫绶,以尊辅大昆弥,汉朝廷予以采纳。段会宗担任都护时,招还亡叛,安定大昆弥。星靡死,其子雌栗靡代,勇健,诸翕侯皆畏服,国中大安和如翁归靡时。小昆弥乌就屠死,其子为日贰所杀,汉遣使立其孙安日为小昆弥,安日派贵族姑莫匿等三人诈亡日贰,剌杀之。降民杀安日,汉立其弟末振将。末振将恐为雌栗靡所并,派贵族乌日领诈降刺杀之,汉派段会宗与都护立雌栗靡弟伊秩靡为大昆弥,其翕侯难栖杀末振将,安日子安犁靡代为小昆弥。汉朝廷责小昆弥,末振将弟卑爰?本共谋杀大昆弥,率众八万余口北附康居,图谋借兵兼并两昆弥,两昆弥畏之,亲倚都护。

汉哀帝元寿二年(前1),大昆弥伊秩靡与匈奴单于皆入朝。汉平帝元始年间,卑爰?杀乌日领后归顺,受封为归义侯。然两昆弥皆弱,受到卑爰?侵陵,都护孙建将其杀死。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(74),戊校尉耿恭屯田金满城(今新疆奇台县西北),移檄乌孙,示汉威德,大昆弥以下皆欢喜,遣使献名马。章帝建初五年(80),班超欲攻龟兹,上书请求联结乌孙,八年,拜超为将兵长史,假鼓吹幢麾。以李干为军司马,别遣卫候李邑护送乌孙使者,赐大小昆弥以下锦帛。班超又令李邑送乌孙侍子至京师。汉和帝永元三年(91),匈奴北单于为汉军所破,遁走乌孙。班勇虽大力经营西域,然乌孙及葱岭以西终绝。

古代游牧于祁连山和敦煌之间的一个小国。汉文帝(前179―前155年在位)初,乌孙西击大月氏,迫其继续西迁。乌孙即居留于其地(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),繁衍生息。都赤谷城(今乌什县西北)。西汉武帝(前140―前187年在位)时,张骞再使西域,抵乌孙赤谷城。因乌孙昆莫猎骄靡年老不能自主,汉联乌孙共击匈奴目的未达。元封(前110―前109)年间,武帝以江都王女细君为公主,嫁与昆莫猎骄靡。汉又以楚王孙女解忧为公主,嫁与昆莫年须靡。和亲使乌孙与汉关系日密。宣帝(前73―前47年在位)时,昆莫翁归靡胡妇所生子袭杀泥靡自立为昆弥(昆弥即昆莫,均为乌孙王号),因惧汉出兵,奉元贵靡为大昆弥, 自为小昆弥。自此至西汉末,乌孙始终分立大小两昆弥。大者亲汉,小者亲匈奴。宣帝赐大小昆弥以汉印缓,遣长罗侯常惠将三校屯赤谷。南北朝时,乌孙已西迁葱岭北,与北魏关系密切。辽太宗会同元年(938),遣使入贡。后渐与邻族融合。西汉时,有户十二万余,人口六十三万余,胜兵十八万八千余。乌孙以畜牧业为主,兼营农业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10/19 3:21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