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乌洛侯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乌洛侯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中国古族名。南北朝时期称“乌洛侯”,隋唐时称“乌洛浑”、“乌罗护”。游牧于今嫩江之西。南北朝时,南接地豆于,东接室韦,西为今兴安岭与柔然为邻。隋唐时,东邻?砣,西界突厥,南邻契丹,北接乌桓。各部落首领称“莫弗”,为世袭官号。以游牧为主,兼狩猎,也有粗放农业,有谷麦和猪等农、副产品。冬凿地为室,夏逐水草而居,信仰神灵。太平真君四年(443)曾向北魏朝贡,北魏太祖也遣中书侍郎李敞往其先祖旧墟告祭。唐贞观六年(632)其君长向唐遣使献貂皮。 部族名。又作乌罗护或乌罗浑。属于东胡族系北支。分布于今嫩江之西。社会经济生活以畜牧为主,兼事狩猎。冬则穿地为室,夏则随草阜畜牧。饲养猪,种谷、麦。其俗绳发(编发)、皮服,以珠为饰。爱好音乐,制作一种叫“箜篌”的乐器。称部落首领为“莫弗”,皆世袭,但无大君长。北魏太平真君四年(443),遣使向北魏朝贡。唐代,成为室韦之一部。曾内附朝贡。 北方古族名。南北朝时期游牧于今嫩江之西。南邻地豆于,东接室韦,西为今兴安岭与柔然为邻。其地多河流,土地湿润,水草森林丰盛,气候多雾而寒。以游牧为业,好射猎,有初级农业,产马牛羊和谷麦,也多饲养猪鸡等家畜家禽。冬天凿地为居室,夏则随水草游牧。“无大君长”,部落首领称“莫弗”,职务世袭。民风朴质,尚勇,“慢藏野积而无寇盗”。衣皮服,绳发,以珠为饰。能歌善舞,乐器有箜篌,以木槽蒙革面施以九弦。信仰萨满教,敬神信灵。其西北有著名鲜卑石室(嘎仙洞),南北长约120尺,东西宽约60尺,高70尺,室内有神灵,为北魏“先帝旧墟”,民多至此祈请神灵佑护。北魏太平真君四年(443),曾派人至北魏朝贡,并告以石室所在。北魏世祖拓跋焘遣中书侍郎李敞前往石室告祭。唐代,史书称为“乌罗浑”或“乌罗护”,为室韦之一部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