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乐书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乐书

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

中国现存历史上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著作。北宋陈?撰。全书200卷,目录20卷,世称《陈?乐书》。始编于神宗熙宁、元丰(1068―1085)年间,陈?用了近40年的时间写成此书,于靖国元年(1101)进献给宋徽宗赵佶。首次刊行是在南宋庆元五年(1199)。全书前95卷称为《训义》,摘录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周易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书有关音乐的文字,逐条逐句加以解释。后105卷称为《乐图论》,论述十二律、五声、八音(乐器)、历代乐章、乐舞、杂乐、百戏等,对前代和当代的雅乐、俗乐、胡乐及乐器,均有比较详尽地说明。有插图540幅,全书有1124条篇章,渊博宏大,几乎囊括了当时古今中外的音乐资料。从世界音乐史的角度看,此书的刊行也早于欧洲出现音乐辞书200多年。

中国古代的音乐百科全书。北宋陈?所编纂。陈?字晋之,福州人,宋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。绍圣年间 (1094―1098) 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。是书编于神宗、哲宗二朝之中,历时三十余年。全书共分二百卷,前九十五卷,摘录了 《周易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周礼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有关音乐论述,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加以解释。他认为,“乐以太虚为本,声音、律吕以中声为本,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也。” 后一百零五卷,则系统地叙述了十二律、五声等音乐理论,八音 (即金、石、土、革、匏、木、丝、竹)等乐器形制及其用法,并大多配有图画,还包括了历代乐章、乐舞等各种宝贵的资料。由于是书转引的大多数唐、宋音乐典籍已经亡佚,因此就更有参考价值。是书前,又有目录二十卷,及自撰《乐书序》及 《进 〈乐书〉 表》。曾于宋徽宗即位之初进上朝廷。其后,又有南宋庆元六年 (1200) 的刻本传世,遂使是书得以广为流传。今常见者,为方?于清光绪二年 (1876) 重刻之本。

音乐类书。北宋陈?撰。200卷,目录20卷。世称《陈?乐书》。是历史上较早出现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。始编于神宗熙宁、元丰年间,完成于哲宗时,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)进于朝。前有进书表、自序及庆元六年(1200)杨万里序。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著录。此书卷一至卷九十五为《训义》,摘引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周易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儒家经典中有关音乐的论述,并为之训释。卷九十六以后为《乐图论》,论述十二律、五声、八音、历代乐章、乐舞、杂乐、百戏等。所述上及远古三代,下至汉、唐、北宋,“内自王制,外逮戎索,网罗放失,贯综烦悉”,于雅乐、俗乐、胡乐及乐器等,均有详尽叙述。乐器部分大都有图及说明,乐队、乐舞等亦多有位置示意图。所采资料泛及经、史、诸子百家,引据浩博,辨论精审,其中颇多现已散佚的唐、宋乐书,如《唐乐图》、《乐法图》、《律书乐图》、《大周正乐》、《景钓广乐记》等,因而保存了丰富的音乐史料。陈?还在书中阐论其音乐思想,然因其为宫廷雅乐派代表人物之一,故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。如在音阶方面,反对使用变宫、变徵二音,主张只用五声音阶;在音域方面,反对在一个八度以上应用更高的音,即所谓“清声”。此外,对民间音乐、少数民族音乐及外来音乐亦皆取排斥态度。他强调继承,否定发展,认为雅正的音乐唯有在对古代经书的整理、研究中方能获得,同时还将音乐与天地自然、社会伦理作生硬比附,故所论不免牵强、纰缪。此病连清四库馆臣亦多有认识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即有所辩驳指陈。然此书篇幅颇巨,资料翔实,所载多为他书所未引,不失为现存最重要的音乐文献之一,于研究宋代及宋以前音乐思想、音乐门类、音乐作品、乐理乐器、演奏形式等,皆有很高价值。书成后由陈?后人陈侯岐始刻于南宋庆元六年。其后有元至正七年(1347)福州路儒学刻本。现较通行清光绪二年(1876)方?重刻本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19:42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