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九针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九针

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

我国古代用于针刺术的九种针具。这是针刺术由原始的砭石针具,经过不断改进而发展起来的。其间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石针而竹针、骨针、陶针、青铜针、逐渐过渡到铁针等金属针,在春秋战国时期,当针刺术高度发展后,为了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,制出不同长短、不同形状的九种金属针,称为九针。据《灵枢?九针十二原篇》的记载,九针的名称分别为:一、樗针:其长度一寸六分(指古代量度),一端较粗,一端尖锐;二、圆针:长一寸六分,呈椭圆形,一般是用来按摩按压用的;三、妣针:长度为三寸半,其尖端有如黍、粟那样粗细,也多用于比较小面积的按压之用;四、锋针:长一寸六分,有三条刃,俗称三棱针,主要是用来放血用的;五、铍针:长四寸,宽二寸半,尖端锋利,是用来刺破脓包放脓所用;六、圆利针:一头圆,逐渐向末端缩小变尖,全长一寸六分,是用来刺穴位用的;七、毫针:长三寸六分,其针端如蚊子的喙,是专为一般针刺穴位所用。至今在临床上,还是用这种毫针为最多;八、长针:长七寸,针细而锋锐,用于针刺深处及远端部位的病变,类似现时所用芒针,古书说是“取远痹”;九、大针:长四寸,其尖端并不锋利,倒是有些稍微圆钝一些。

九针是我国针刺术高度发展的表现。虽然现代已经逐渐简化而保留的针刺工具已不太多,但也说明针刺在我国古代早已有深入的研究。

①古代针刺疗法所用针具的总称。共有九种,包括外科、按摩工具,即

针、圆针、妣针、锋针、铍针、圆利针、毫针、长针、大针等。对各针的用法,《黄帝内经素问集注》说:“九针之用,热在头身宜用

针;取分肉间气宜圆针;取气出邪宜妣针;刺瘀热出血宜锋针;刺大瘀出脓热宜铍针;调阴阳去瘫痹宜圆利针;去寒热痛痹宜毫针;取深邪远痹宜长针。”②用针之法。古代医家认为,“九针”上应天地四时阴阳。“一天、二地、三人、四时、五音、六律、七星、八风、九野”,应于人之身体及用针之法。“故一针皮、二针肉、三针脉、四针筋、五针骨、六针调阴阳、七针益精、八针除风、九针通九窍。”(《素问?针解篇》)

古医针具。共九种,山东源流,民间医生广泛应用治疗疾病。(1)馋针:长一寸六分,头大,末端尖锐,用于浅刺;(2)圆针:长一寸六分末端卵圆,用于揩摩;(3)妣针:长三寸五分,末端钝圆如黍粟,用于按压;(4)锋针:长一寸六分末端锋利,用于刺络;(5)铍针:长四寸,宽二分半,两面有针如剑,用于脓肿外症;(6)圆利针:长一寸六分,圆而锐,用于急性瘅症;(7)毫针:长一寸六分,细小,最为常用;(8)长针:长七寸、细长,用于深刺;(9)大针:长四寸,粗大,原用于关节水肿,后人作火针用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9:07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