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书肆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书肆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出售书籍的店铺或市场。亦指售书行业集中的店铺和街市。又称“书林”、“书铺”、“书堂”、“书棚”、“书籍铺”、“经籍铺”等。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。“书肆”起源颇早,西汉扬雄《法言?吾子篇》:“好书而不要诸仲尼,书肆也。”当时所售多为文物、碑帖、古旧书籍等。《后汉书?王充传》记载,王充“家贫无书,常游洛阳市肆,阅所卖书,……遂博而通众流百家之言。”至唐代中叶,由于刻板印刷业日渐兴起,故在今四川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等地,均开设“书肆”。唐代以后,“书肆”遍及全国大多数地区。昔日北京的“书肆”,素负盛名,居全国之冠。以琉璃厂、东安市场、隆福寺街等地规模最大,门类最全,遐迩驰名。琉璃厂元代为琉璃窑,清乾隆后渐成“书肆”。此处书摊最多,文具、古玩、字画次之。李文藻《琉璃厂书肆记》:“琉璃厂……桥以西,街阔,书肆外,唯古董店及卖法帖、裱字画、雕印章、包写书禀、核板镌碑耳。”缪荃孙《琉璃厂书肆后记》:“清自咸丰庚申以后,人家旧书,多散出市上,人无买者,故直极贱;宋椠亦多。同治初元以后乃渐贵,然收者终少。至光绪初,承平已久,士大夫以风雅相尚,书乃大贵。”明代北京的“书肆”,据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记载:“多在大明门右及礼部门外拱宸门西。每会试举子,则书肆列于场前。岁朝后三日,则移登(灯)市,朔望并下浣五日,则徙于城隍庙中。”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