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乾县蛟龙转鼓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乾县蛟龙转鼓

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

是流传于乾县王家乡一带有名的民间打击乐艺术活动,本系大王村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(1593年)宦官梁梅告老还乡时亲自操教鼓点和定名,数百年盛演不衰。表演时乐队一般有6锣、7鼓、13铙,另有2人吹长号、1人指挥,共30人,乐器以饰有蛇龙图案的大鼓为主,打时常用跳跃旋转等象征龙腾虎跃的舞蹈动作,因名蛟龙转鼓。打法分坐鼓、转鼓两种,坐鼓演奏,鼓为前排,锣插其间,铙在后排,号排两边;转鼓演奏,鼓摆梅花形,铙、锣、号成弓形站在后排。全乐分三段,首段长号引鸣,锣鼓响应,犹若蛟龙摆头渐露水面,故称 “蛟龙出海”; 二段为潮,擂鼓者按节拍舞动擂鼓,铙者跳跃旋转,鼓槌和铙上下翻飞,乐队如月,蛟龙狂舞,故称 “蛟龙翻背”; 三段,节奏渐缓,乐声平和,故称 “蛟龙入宫”。转鼓音调高亢粗犷,节奏激烈紧张,与其他民间鼓乐 “风搅雪”、“十样景”、“闪电铙” 不同,且独具风韵。1957年曾获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集体一等奖,以后又于1982年参加西北五省音乐周长安音乐会演,均受佳评。

民间鼓手 (黄 复 摄)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20:21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