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二人转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二人转

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

亦称“蹦蹦”、“双玩艺儿”。曲艺的一种。流行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。约有200年左右历史。是以当地民歌、大秧歌为基础,吸收河北“莲花落”等艺术形式逐渐发展而成的。一般由2人表演,又唱又说又舞,以唱为主。也有1人表演的,称单出头。两人以上扮成角色,以戏曲形式表演的称拉场戏。此外,还有“坐唱”、“群唱”、“群舞”等形式。最初演员均为男性,化妆成一旦一丑。二十年代出现女演员,现都是一男一女,简单化妆,同台表演。解放前东北二人转已形成东、西,南、北路四个流派。解放后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,除南北路唱腔略有不同外,已融为一体。表演时男女演员手执扇子和手绢,唱、说、做、舞相兼。曲本以代言为主。叙事为辅。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。常用唱调有胡胡腔、大救驾、喇叭牌子等。比较丰富,有“九腔十八调,七十二咳咳”之说。有主调、副调之别。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、唢呐、竹板、节子等。传统曲目300多个,以《蓝桥》、《西厢》、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包公赔情》、《猪八戒拱地》等影响较大。解放后涌现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创作,其中以《三只鸡》、《柳春桃》等代表作最著名。著名演员有程喜发、李青山、徐小楼等。程喜发著有艺术回忆录《六十年的二人转》,李青山著有《我演二人转》。徐小楼解放前,与“十四红”(赵振忠)、赵彩云(赵文山)、黄彩霞并称为沈阳“城南四将”。

曲艺曲种。流行于辽、吉、黑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,大约已有200年的历史。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,吸收河北的莲花落而形成的,还广泛吸收了东北民歌、太平鼓、东北大鼓、皮影、喇叭戏、河北梆子、评剧等姊妹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。二人转有东南西北四个流派:南路以辽宁省营口县为中心,歌舞并重,受大秧歌的影响明显;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地区为中心,唱腔优美,受当地民歌影响较大;西路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中心,讲究板头,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深;东路为以吉林市为中心的长白山一带,多舞彩棒,以武戏见长。所以,俗谚说:“南靠浪(舞),北靠唱;西讲板头,东耍棒。”由甲乙两人扮一旦一丑,有歌有唱,载歌载舞,是二人转的主要演出形式,分说(说白)、唱(演唱)、做(表演)、舞(舞蹈)、绝(耍扇子、耍手帕)五功,其中以唱为主。唱词一般为七言或十言,兼有民歌体长短句;唱腔极为丰富,有“九腔十八调,七十二咳咳”之说;唱功讲究“字儿、句儿、味儿、板儿、腔儿、劲儿”。二人转有传统剧目300多个,如《包公赔情》、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猪八戒拱地》等。近半个世纪以来,辽宁涌现出众多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,如徐小楼、郎艳芳、小兰芝等等。二人转艺术已经成为辽宁及东北地区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。

亦称“蹦蹦”、“双玩艺儿”。曲艺的一种。流行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。约有200年左右历史。是以当地民歌、大秧歌为基础,吸收河北“莲花落”等艺术形式逐渐发展而成的。一般由二人表演,又唱又跳舞,以唱为主。也有一人表演的,称“单出头”。两人以上扮成角色,以戏曲形式表演的称“拉场戏”。此外,还有“坐唱”、“群唱”、“群舞”等形式。最初演员均为男性,化妆成一旦一丑。20年代出现女演员,现都是一男一女,简单化妆,同台表演,解放前东北二人转已形成东、西、南、北路四个流派。解放后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,除南北路唱腔略有不同外,已融为一体。表演时男女演员手执扇子和手绢,唱、说、做、舞相兼。曲本以代言为主,叙事为辅。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。常用唱调有胡胡腔、大救驾、喇叭牌子等,比较丰富,有“九腔十八调,七十二咳咳”之说。有主调、副调之别。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、唢呐、竹板、节子等。传统曲目三百多个,以《蓝桥》、《西厢》、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包公赔情》、《猪八戒拱地》等影响较大。解放后涌现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创作,其中以《三只鸡》、《柳春桃》等最著名。著名演员有程喜发、李青山、徐小楼等。程喜发著有艺术回忆录《六十年的二人转》,李青山著有《我演二人转》。徐小楼解放前,与“十四红”(赵振忠)、赵彩云(赵文山)、黄彩霞并称为沈阳“城南四将”。

二人转产生在东北,清朝末年大批关内人迁居关外,同时也带来了莲花落、凤阳花鼓、河北秧歌、打连厢等民间说唱形式。二人转就是以东北大秧歌、东北民歌以及民间舞蹈等民间文艺为基础,逐渐发展而成的民间艺术形式。

二人转至今在东北广为流传,在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。二人转又叫蹦蹦戏。一般由两人扮演一旦一丑,讲究说、唱、做、舞四功以及耍打两种绝技。二人转形式活泼、粗犷豪放、风趣幽默,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,深受民众喜爱。农村流传的俗语“宁舍一顿饭,不舍二人转”可以说明二人转的受欢迎程度。二人转的艺人多是农民,平时下地干活,农闲时就组班演唱,少则三五人,多则十几个人。院子村头,只要有块空地便能演出,特别是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以及庙会、集市是二人转集中表演的时间。辽宁拥有东北二人转四大流派中的两个:一是以营口为中心的南路,二为以黑山县为中心的西路。“南靠浪”受秧歌的影响较大,以舞蹈见长;“西讲说”受河北莲花落的影响较大,注重板头,以说口见长。演出形式有单出头、拉场戏、跑旱船、推小车、老汉背少妻等。二人转的唱腔主要有文咳咳、武咳咳、传令调、胡胡腔、喇叭牌等曲调。传统曲目有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包公赔情》、《红月娥做梦》等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20:47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