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二十三日去,初一五更回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二十三日去,初一五更回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 祭灶前,各家各户把屋内打扫干净,在灶神前献上灶饼、灶糖,点烛焚香,隆重供奉。腊月二十三日晚上,把灶神骑马的画像,连同草料(给灶马准备的草料)及灶饼(给灶神带的干粮)烧去,意思是送灶神到天宫去。到过年后的正月初一五更时分,再把灶马(画像)烧去,意思是接灶神回宫。这就是对联“二十三日去,初一五更回”的意思。然后换上新的灶爷、灶婆的画像,作为一家之主,全家供奉之。 汉中地区西乡一带,腊月二十三,谓灶爷上天之日,民间多以糯米面做成糍粑,杀雄鸡供灶王。鸡象征凤凰,可驾乘上天;糍粑粘住灶神之口,让他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。陕北吴堡一带,从腊月二十三日以后,家家磨面碾米,压黑豆钱钱,蒸煮焖炖,忙忙碌碌办年货,准备过年。延长县人民每年腊月二十三,捉老公鸡领生(水滴鸡头,鸡身抖动为显灵),表示红马送行灶神,并给灶神献糖瓜,烙碗口大小饼9个,作为灶神上天宫的干粮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