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云南泸沽湖畔的阿夏婚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云南泸沽湖畔的阿夏婚分类:【风俗文化】 来到这世界不多的、尚未被污染的高山湖泊――泸沽湖畔,我们住进了紧靠湖滨的一户摩梭农民家,在那花楼下一间整洁的小屋里,睡了来到后甜甜的第一觉。 第二天早上,刚从美丽迷人的湖边回来的女主人的女儿就来叫我们吃早饭。走进全家人刚在此吃过早饭去劳动的大正房,只见四十多岁的女主人正在火圹右边的客从位处忙碌着,火圹右边的主坐位火铺上,有一位头戴礼帽的中年男人,正在喂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吃饭。女主人见我们到来,就忙着张罗我们吃饭,并主动介绍,那小女孩是她的孙女,喂饭的是她的哥哥,小女孩的舅爷爷。后来走访几家,听见到的男性,也都是舅舅、舅爷爷。 在这实行“男不娶、女不嫁”走婚制的摩梭人家中,女主人和女儿的阿夏,都是晚上来过夜,清早就回自己母亲家中去干活的。女主人的女儿,成年礼后住在花楼上自己的小房间里,可在这里自由接待自己的阿夏。早上为了看湖上日出,我天蒙蒙亮就起了床,在湖边等待日出时,见到过三个匆匆而过的行人,不知其中有无女主人家两代人的阿夏。后来,在泸沽湖生活的几天里,我始终未能见到过女主人和她女儿们的阿夏,而家中的舅舅、舅爷爷,不但见过面还交谈过咧! 按这种老婚制,一旦女人怀孕生下了小孩,就成为女系家庭的新成员,由母亲及母亲的兄弟姐妹抚养成人,孩子的生父虽也会带上礼物前来相认自己的子女,也会主动承担一些抚养责任,但他首先必需承担抚养责任的是对自己同母姐妹们的子女。所以,母系大家庭中的舅舅,与姐妹的子女们的关系,要比和自己亲生儿女的关系显得更为亲密。在几天访问调查中,我也具体观察感受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:孩子们对舅舅的感情一般比对生父的感情要深。青年男女对自己年老的舅舅,就象对自己亲母一样,是很注意尽孝道的。 若问起村民对这种婚姻制度的看法,一般回答是“不错”。请谈理由,所答主要是以下三点:(一)双方结交阿夏,完全是自由恋爱,自觉自愿,感情生活和谐;(二)建立阿夏关系比较自由,虽一般也需由男方(或女方)请人来履行一种互赠礼物的“佐佐嘎”仪式,但不繁琐。如果后来感情实在不合乃至破裂,解除关系只需互相表态和停止走婚即行,不需经受勉强维持的痛苦,也无一般易有的财产纠纷。(三)女性的回答中常有这一条:能终身和母亲,亲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,没有什么婆媳、妯娌等的矛盾。当然,也有些人是这样回答的:自古以来格姆女神就是这样找阿夏的,我们当然也找这样?! 据村长相告:目前全村实行走婚的女系大家庭,约占70%,其余的是双系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。双系家庭多为以下情况:有男无女,需有一男娶妻,其余仍是走婚;有女无男,需入赘一男,余仍结交阿夏。一夫一妻制家庭,多为求学,当兵、当干部经商后在外成家的,阿夏同居单建小家庭的也有。而定居于村内的一夫一妻制家庭,其子女也有仍实行走婚的。 摩梭人的走婚制为什么能长久维持至今?这是国内外学者都颇为关注的问题。虽也有些学者从经济的、政治的、历史的、传统的以及各种外部内部因素交互作用等方面作过分析。但也有不少人质疑的提出:为什么摩梭妇女至今仍是生产主力军,有比男子更高的地位?为什么生活水平已有很大提高的摩梭人,母系血缘纽带并未像其它民族那样瓦解崩溃,让位于新模式?为何外界影响对摩梭人母系社会的作用如此软疲!等等。 离开美丽的泸沽湖已近一年了。头脑中却常盘缠着这些问题:解放已近半个世纪,为何还有这么多摩梭人愿意接受这种古老的走婚制,怎样认识它的某些合理因素呢?随着青年人外出的增多,随着当地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,私有制成分比重的上升,商品经济冲击力的强化,摩梭人的生产方式、社会组织、婚姻制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?走婚制的生命力还会有多长?这种当今世界已很少见的民俗事象,值得我们关注,下更大工夫去研究、探索。 阿夏婚:“阿夏”(也有称为“阿有”的)为摩梭语,意为“亲密的情侣”,是有性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,彼此间又称“夏波”。过去有的书将此称为“阿注”,不够准确。“阿注”源出藏语,泛指朋友,包括男性之间、女性之间的朋友,并不特指性爱关系。将摩梭人等同于纳西族,也是不够准确的,阿夏婚的特点是“男不娶,女不嫁”,只是男方夜晚去女家睡,清晨返母亲家生产生活,所以叫“走婚”。双方只有性爱关系,无必然的经济关系。所生子女,为女方家庭成员,随母姓,由女方家庭抚养成人。生父可来认子女,尽抚养之责。结交阿夏,少则几年,多则几十年,中年后趋向固定化。结交阿夏期间若感情不合,可自由离开,好说好散。有的根据家庭人口、劳力的需要和自愿,男去女家或女去男家共居生活,这种同居,亲人承认,社会认可,以后如有不合,仍可和未同居前一样,各在自己母家生活,也可解除阿夏关系。子女一般随母,也有随父的。走婿者可称阿夏异居婚,同居者可称阿夏同居婚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