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云梦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云梦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古人谓云为天地阴阳相合而生,是天地气运,恩泽普施之象。《艺文类聚?天部》引贺述《礼统》云:“云,运气布恩普也。”《文选?东京赋》: “泽从云游。”薛综注: “云者天之膏润。”庆云,古称为祥瑞之兆,占梦家谓梦见五彩之云近身为吉象,常兆文章显达之事。《郡阁雅谈》载:张迥年少时,苦吟作诗,而未有所成。后梦见五色云彩自天而下,己取其一团而吞之,自此以后,诗作精进而扬名。又《太平广记?梦部》载:张旌举进士后,至怀州,梦见庆云覆盖于身,其年金殿对策,考功第一。但梦黑云弥天蔽日者为凶象。《隋书?天文志》载:北魏拓跋顺于庄帝时曾梦黑云从西北直撞向东南,日月皆破碎,群星被掩,天地昏暗,不久云消日出,西南方甚明。醒后与人说解之曰:黑云气之黑者,是北方之色,将有北方之敌乱京都。日,君象;月,后象;群星,百官之象,黑云冲撞之,是并将有祸事之兆。不久日出者,是国将复兴之兆。其占言于后果一一应验。 古为荆州之地,周为云梦荆州泽,春秋时属郧国,战国时属楚国,秦时属南郡西陵境地。这里曾建有古城,称楚王城。1958年10月,湖北省考古队根据文献记载,对“云梦”、“楚王城”实地考察,证实确有古城遗址。古城址周围发现有大量古墓群,西边睡虎地,东有龙岗,南面珍珠坡,西南大坟头,西北木匠坟。该地的战国、秦、东汉时期的墓葬区里,已出土不同时期极为珍贵的文物。云梦县人民政府专门划定4.2平方公里的“楚王城”古遗址保护范围。1975年12月,考古工作者在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中,发现秦代竹简1000余枚。经整理,共有10种秦代文献。它的发现,极大丰富了秦史的史料来源。 古泽薮名。《国语》、《左传》或单称“云”,或单称“梦”。《楚辞》或称梦,或称“云梦”。楚人名“泽”为梦,故“云梦”就是“云泽”。据《汉书?地理志》等汉、魏人记载,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(今潜江县西南)南,范围并不很大。晋以后的经学家将古之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大,一般都把洞庭湖包括在内,与汉以前的记载不符。另据今人考证。古籍中的“云梦”(或单称“云”或“梦”)并不专指以“云梦”为名的“泽薮”,一般都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。此区大致包括整个江汉平原及东、西、北三面一部分丘陵山峦,南则春秋时兼有郢都以南的江南地,战国时改为限于江北。在这个区域内,也不全属于“云梦”,错杂着许多已经开垦了的邑居聚落。又,云梦,县名。在湖北中部偏东,?水和汉丹铁路纵贯,农业区。县境睡虎地1975年曾出土大批秦代竹简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