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云门宗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云门宗

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

中国佛教宗派,后期禅宗“五家七宗”之一,属青原系。因该宗开创者文偃在韶州云门山(今广东省乳源县)光泰禅院传法而得名。文偃得法嗣于雪峰义存,晚年住云门山。他的根本思想是:“函盖乾坤,目机铢两,不涉万缘,作么生承当?”自谓“一镞破三关”。他的弟子德山缘密分析为“云门三句”,意在说明万事皆真,真不可说,应因机而教人,成为云门弘法的宗旨。该宗注重一切现成。云门下的义怀表达最充分:“雁过长空,影沈寒水;雁无遗踪之意,水无留影之心;若能如是,方解向异类中行,不用续凫截鹤,夷岳盈壑”。云门宗由此而大振。云门法流所出,以明教契嵩最有名,曾作《原教篇》,阐明儒佛一贯的道理,有《镡津文集》20卷行世,对中国佛教史和思想史产生过一定影响。云门宗的宗风号称“孤危耸峻,人难凑泊”,而当雪窦改变其宗风时又融于他宗。该宗五代时勃兴,入宋至盛,到南宋渐次衰微,仅延续了200年。

云门宗的创始人是石头希迁的弟子道悟的传人云门文偃(道悟―崇信―宣鉴―义存―文偃)。

文偃,俗姓张,姑苏嘉兴(今属浙江)人。文偃出家后,来往于各地参学。先去参拜睦州(治所在今浙江建德)道踪,后又谒义存,得到印可。学成后住韶州云门山,自成一系,被称为“云门文偃”。相传文偃初次拜谒睦州道踪和尚时,在门前几经犹豫,才去敲门。道踪问谁,文偃说出自己的名号。道踪把门打开,文偃刚跨进去,却被道踪一把抓住,说:“道!道!”不等回话,就将文偃推出,并关上门。不巧文偃脚还在门内,未及拔出,疼得他大叫,却就此大悟,成就了以后的事业。

文偃(黄泽《古佛图谱》)

云门文偃,又被称作“一字禅”师。原来他说法简短直截,常只讲一个字,顶多三个字,故有此称,亦称“三字禅”。云门宗的宗旨,被概括为三句:“函盖乾坤,截断众流,随波逐浪。”第一句意指天地万物皆为真如的显现;第二句指语言文字无法把握真如,而靠内心的启悟;第三句是说对参学者应随机说法,进行教化。云门宗人自称此三句是“云门剑”、“吹毛剑”,意谓掌握了其中含意,就可得到解脱。云门的“剑”,确实很厉害。相传文偃听说佛诞生时即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意谓“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”,文偃又说:“要是我见到,就要一棒打煞他,喂狗吃。”在他眼里是没有什么权威、正统的,重要的是如何靠自己求得解脱。后人评价云门宗,其风格“孤危耸峻,人难凑泊”。在北宋时云门宗由南北上,与临济宗同盛,势力不分上下,同样受到当朝统治者的重视,由云门、临济宗僧人分别主持京城僧务。但到南宋云门宗就衰微了。

广东乳源云门寺

北宋契嵩是云门宗著名僧人,俗姓李,藤州镡津(今广西藤县)人。他七岁就出家,十三岁落发,十四岁受具足戒,曾日诵观音名号十万声,各类书籍,无不遍览。他从洞山晓聪禅师得法,后住杭州灵隐寺。不像一般禅师那样不擅文章,不立文字,他著有《原教论》,反驳排佛者,还著有《传法正宗定祖图》、《传法正宗记》、《传法正宗论》、《辅教篇》等。他将这些著作献给仁宗皇帝,仁宗敕令将其编入大藏经。契嵩主张儒佛融会,以佛教的五戒、十善与儒家的五常相比附。在融会佛儒上,他可以说是较早的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21:51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