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五军都督府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五军都督府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官署名。明太祖初建统军元帅府,寻改置大都督府。洪武十三年(1380)改为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军都督府,分领在京各卫所及在外各都司、卫所;每府设左右都督、都督同知、都督佥事等官。虽握兵权,而调动军队则属兵部。明成祖时于北京设行在五军都督府。永乐十八年(1420)除“行在”二字,在应天之五军都督府加“南京”二字,分掌其地卫所。 明代最高军事统御机构之一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设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军都督府,与兵部同为中央最高军事统御机构,共掌军事。每府设左、右都督、都督同知各一员,都督佥事若干。其办事机关为下属经历司,设经历、都事等职。五军都督府互不隶属,直接与兵部联系,掌理全国各都指挥。左军都督府,辖浙江、山东、辽东诸都司;右军都督府,辖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和广西诸都司及陕西、四川行都司;中军都督府,辖中都留守司、河南都司,南直驻军;前军都督府,辖湖广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诸都司及湖广、福建行都司、兴都留守司;后军都督府,辖大宁、万全、山西诸都司及山西行都司、北直驻军。五军都督府官员品级较高,各军都督均为正一品,都督同知为从一品。 |
随便看 |
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