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五德始终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五德始终

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

一种以阴阳五行观念解释历史变化的学说。五行,指土、金、木、水、火五种物质。五行概念出现很早,先民认为这五种物质不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,而且还决定世界的性质。《国语?郑语》:“先王以土与金、木、水、火杂以成百物。”战国以前,五行便被人们附会上了神秘的性质,用以解释季节、方位和颜色的转化关系。《史记?天官书》云:“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,曰东方木,主春”; “察刚气以处荧惑,曰南方火,主夏。”战国阴阳思想家邹衍,始以五行解释历史的发展,他按五行排出相生相胜的序列,相生序列为: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;相胜序列为:水胜火,火胜金,金胜木,木胜土,土胜水。该序列的递变决定着历史上王朝的出没,而任何朝代都必具与五行中的一种物质相应的德性。《吕氏春秋?应同》云: “黄帝之时,……土气胜,故其色尚黄,其事则土;及禹之时,……木气胜,故其色尚青,其事则木;及汤之时,……金气胜,故其色尚白,其事则金;及文王之时,……火气胜,故其色尚赤,其事则火。代火者必将水,天且先见水气胜。水气胜,故其色尚黑,其事则水。”水后又是土,如此,便完成了五行的一个循环;由土开始,以后又重新回到土,即所谓“五德始终”。汉代言五行始终者,多言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。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不仅依此创立了“三正说”,而且还以之比附人事,以五行相生比附父子关系。如木生火,即“厚养生”;金生水,即“谨送终”;用五德始终来鼓吹孝道的天经地义。五德始终学说在中国古代影响极大,秦汉时帝王将相尤其笃信。《史记?封禅书》载,周为火德,秦继周而起,乃以水德自居, “更命河曰德水,以冬十月为年首,色上黑。”汉兴,传高祖刘邦曾斩白蛇起义,被人称为赤帝子,故自以为火德,直到文帝时,鲁人公孙臣提出“始秦水德,今汉受之,推终始传,则汉当土德。”于是武帝时乃下诏, “汉改历,以正月为首,而色上黄。”改了土德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14:20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