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五旦七声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五旦七声分类:【地域文化】 或称五旦七调,是西域龟兹乐的一种宫调体系。据《隋书?音乐志》载,龟兹乐“调有七种,以其七调,勘校七声”。一为娑陀力,即平声,又称宫声;二为鸡识,即长声,又称商声;三为沙识,即质直声,又称角声;四为沙侯加滥,即应声,又称变徵声;五为沙腊,即应和声,又称徵声;六曰般赡,即五声,又称羽声也;七曰俟利,即斛牛声,又称变宫声。又有五旦即五均即黄钟、太簇、林钟、南吕、姑洗,五旦七调为五种不同调高(旦)上,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种调式。每旦七调,五旦共得三十五调(式)。隋、唐燕乐二十八调中曾吸收了五旦七调这种龟兹乐的宫调体系,各调的名称如“般涉调”、“大石调”等亦当为西域调名的音译。但也有将俗乐二十八调视作七均四调体系的。这种“旦”与“调”之间的不同解释,至今尚无定论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