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五灯会元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五灯会元分类:【文化精萃】 佛教禅宗史书。南宋普济编。二水卷。以法眼宗道原撰《景德传灯录》、临济宗李遵勖撰《天圣广灯录》、云门宗惟白撰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》、临济宗悟明撰《联灯会要》、云门宗正受撰《嘉泰普灯录》等五种灯录为蓝本,删繁就简,合五灯为一,故名。全书以师徒问答的语录体裁,辑录了佛教七佛传入中国,至唐宋时期禅宗各派名僧法师关于教义的阐释,以及关于修持的戒律和要领等等。此书方便明晰,又不失为禅宗语要,故为道俗内外所喜爱,是研究禅宗思想发展史的重要资料。版本有元至正本、清得自海外的宋宝钓本,现代有苏渊雷编的点校本。 宋代禅宗 《灯录》 的精选本。南宋灵隐寺沙门普济主编。禅宗发展到宋代,已经与早期 “直指人心”、“见性成佛” 的宗风大异其趣,逐渐从“不立文字” 变为 “不离文字”,由 “内证禅” 而变成了 “文字禅”,其标志就是 “灯录” 的出现。所谓 “灯录”,是禅门历代祖师及高僧事迹、公案、机锋的汇编,“灯” 是一个比喻,喻佛法如灯照暗。宋代禅宗的 “灯录” 有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天圣广灯录》、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》、《联灯会要》、《嘉泰普灯录》等五部,除 《联灯会要》 外,其余四部都是以宋代皇帝的年号命名的。这五部 “灯录”都采用记言体裁,按传法世系源流,记载禅宗从 “过去七佛”到南宋禅门人物的事迹、机锋、公案、语录等,是了解禅宗义蕴的宝贵文献。遗憾的是,这五部“灯录”卷帙浩繁,共有一百五十卷之巨,令一般读者望而生畏。于是普济召集包括杭州灵隐寺首座慧明在内的一批僧人,以 “五灯” 为基本素材,删繁就简,合五为一,故名 《五灯会元》。《五灯会元》从“七佛” (从 “毗婆尸佛” 到 “释迦牟尼佛”) 开始,中经 “西天祖师” (从 “一祖摩诃迦叶尊者” 到 “二十八祖菩提达摩”) 与 “东土祖师” (从 “初祖菩提达摩” 到 “六祖慧能大鉴禅师”),一直收录到南岳与青原两大系下的 “五家七宗” (也可称“五宗二派”,即沩仰、临济、曹洞、云门、法眼等五宗与临济宗下的黄龙、杨岐二派),内容丰富,脉络分明。此书与原来的“灯录”一样,主要以师徒问答的形式,记载禅门人物的禅语机锋与公案,诸如正说、反说、庄说、谐说、横说、竖说、显说、密说,以及瞬目扬眉、擎拳举指、竖拂拈槌、掀床作拜、持叉张弓、辊球舞笏、拽石搬土、打鼓吹毛、吁笑棒喝等等意味深长的行为举止,莫不备载,禅宗各师的宗风和家风都从中得到了生动具体的反映。故历来受好禅者青睐。 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著作。宋僧普济编,20卷。“五灯”指:《景德传灯录》,法眼宗道原撰;《天圣广灯录》,临济宗李遵勖撰;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》,云门宗惟白撰;《联灯会要》,临济宗悟明撰;《嘉泰普灯录》,云门宗正受撰。宋僧普济对上述“五灯”进行删繁就简,将150卷缩编为20卷,合五为一,故称《五灯会元》。宝钓本沈净明跋言:“禅宗语要,具在五灯”。《四库提要》赞其掇精英,去冗杂,考论宗系,分篇胪列,于释氏之源流本末,指掌了然。它以禅宗语录的形式,汇辑了禅宗从传说的过去七佛到唐、宋时期各派禅僧的问答机缘、语录,是研究中国禅宗思想及历史的重要资料。书中所录,牵朝动室,上至帝王徵召延请、禅师开堂说法;下至文人学士与僧人往返参学。足见禅宗对唐宋皇室及当时社会影响之大,也是研究唐宋历史的重要资料。《四库全书》已著录于《提要》。有重刻“宋宝祜本”及“元至正本”。从清“龙藏”开始,正式入藏。1984年,《五灯会元》作为“中国佛教典籍选刊”之一,由苏渊雷先生点校,中华书局出版,全书3册。 禅宗史书。临济宗杨岐派禅僧普济编。20卷。宝钓元年(1253)初刻。据王?《序》,此书系灵隐寺首座慧明编集,南宋亡,其版为元兵烧毁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364),由业海清公重刻,据廷俊《重刊〈五灯会元〉序》,为普济召集学徒所作。其后一向流传元刻本。清光绪初,宋刻本由海外归来,始对作者产生异议。一般认为此书由普济召集包括慧明在内的僧人编成,故署名普济。本书取材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天圣广灯录》、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》、《联灯会要》、《嘉泰普灯录》五部灯录,删繁就简,合五灯录为一,故名;但内容比五灯录减少一半。本书首次采用按五家(沩仰、临济、曹洞、云门、法眼)七宗(五家加临济宗黄龙和杨岐二派)分卷编录的方式编次,上始七佛,下至青原下十六世和南岳下十七世,条理明晰,叙事简要,甚易阅览。自问世后读者称便,广泛流传,此前的五灯录遂少流行。此书元代重刻本收于《?续藏》第一三八册;另有中华书局1984年据宋刻本的点校本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