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五等爵制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五等爵制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简称五等。古代社会表示等级的一种制度,五等爵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。它是根据与帝王血缘的亲疏或是功劳的大小由帝王授予的。这种爵位不仅表明社会地位的区别,物质待遇亦有所不同。春秋之前,爵位与官职一致,爵称即是官称。《孟子?万章》:“北宫铸向曰:‘周室班爵禄也,如之何?’孟子曰:‘其详不可闻也,诸侯恶其害己也,而皆去其籍;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。天子一位,公一位,侯一位,伯一位,子、男同一位,凡五等也。’”孟子所言乃周朝爵位,后天子为五等之上,同处一位的子、男分为二等,仍分五等。春秋后,爵位与官职逐渐分离,爵位只作为收取封地租税和政治地位的待遇,行政权则归属行政官员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