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五筵供神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五筵供神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流行于浙江杭嘉湖地区旧时汉族民间的一种饮酒习俗,是当地民间摆设五桌筵席,置酒等供奉神灵的一种信仰活动。一般在民间家中举行。届时,在正厅摆开五桌筵席,称为上、中、下、东、西筵。上、中下筵在正厅中轴线上依次排列:上筵在最上面,由三张八仙桌叠高而成;中筵居中,两张桌叠成;下筵在前方门口,与两侧的东、西延,各为一张八仙桌,整个摆设类似庙宇结构。筵后供有神位,即用厚纸印上各种神佛图像,折叠成屏风状,俗称“马幛”。桌上摆有酒、三牲、瓜果、糕点、香烛,以供奉神灵。仪式由骚子歌(清代至民国时期汉族传统民歌)歌手主持。先后燃香烛,再斟酒敬献神灵,然后对神叩首跪拜,祈求神灵保佑,祝愿家丁安康、流年吉利,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。在举行这些仪式的同时,歌手们演唱着不同的歌:先唱《通神》(发出符书通知各路神、佛来赴),再唱《赞符官》、《按神接位》,然后唱《拈香进酒》,接着再唱“神书”,如《玄天上帝》、《卖鱼观音》、《钱郡王》、《寿灵》等。每天下午三点左右开始唱“汤书”,有时政歌(如《剪辫子歌》、《东洋人打进来》等)、生活歌(如《农夫汤书》、《懒惰阿嫂》等)、长篇叙事歌(如《白蛇传》等)。时间少则一昼夜,多则七昼夜不等。最后,歌手选唱《发舟》和《送神》,并将预先准备好的一只纸扎的“龙舟”送到野外焚烧,或送入庙中存放,仪式方告结束。此俗今已废除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