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五行说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五行说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中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的一种学说。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《尚书?洪范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等书中。战国时流行,并出现“五行相生相胜”之说。“相生”意指相互促进,如木生火,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等。“相胜”即“相克”,意指互相排斥,如水胜火、火胜金、金胜木、木胜土、土胜水等。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因素,是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。五行说虽被后来唯心主义思想家神秘化,但它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来,对中国古代天文、历数、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