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五辛盘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五辛盘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旧时汉族节日食品。亦称“辛盘”。因内装5种辛辣生菜而得名。晋代用于元旦拜寿,明代于元旦、立春多做会饮。晋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正元日,俗人拜寿,上五辛盘、松柏颂、椒花酒,五薰炼形。五辛者,所以发五脏气也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:“五辛菜,乃元旦、立春时以葱、蒜、韭、蓼蒿、芥等辛辣之菜,杂和食之,取迎新之义,谓之五辛盘。”因此俗绵延成习,故民间皆购酒备盘,聚家饮宴。 盛有五种辛物(荤菜)之盘。五辛,亦称五荤,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,一般指葱、薤、韭、蒜、兴蕖。道家、佛家所指又各有不同,且佛家禁食五辛。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元日造五辛盘……注曰:五辛,所以发五藏(脏)气。”《本草纲目?菜部》:“五辛菜,乃元旦、立春,以葱、蒜、韭、蓼蒿、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,取迎新之意,谓之五辛盘。”因“辛”、“新”同音,故五辛盘有迎新之意。唐代韩鄂《岁华纪丽》卷一:“盘号五辛,觞称万寿。”或者称作“辛盘”。清代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?正月》“春盘”:“新春日献辛盘。” 节令食俗。亦称 “辛盘”。因盘装5种辛辣的生菜而得名。始于晋代。晋周处 《风土记》:“正元日,俗人拜寿,上五辛盘,松柏颂、椒花酒,五薰炼形。五辛者,所以发五脏气也。”道、释诸家皆有 “五辛”、“五荤”之说。五辛盘为后来“春盘”的胚胎。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》 载: “五辛菜,乃元旦、立春。以葱、蒜、韭、蓼蒿、芥等辛嫩之菜。杂和食之,取迎新之意,谓之五辛盘。”明清时期,宫中多食“春盘”,或咬春以迎春,五辛盘之俗渐淡。 亦称 “春盘” 。汉族岁时节令饮食习俗。流行于唐代长安。唐人在春节宴客时要上 “五辛盘” ,它是由五种具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。人们认为吃了 “五辛盘” 可以开胃,并能将五脏中积存的秽气发散出来。这种风俗从饮食卫生的角度讲是有一定道理的。今天关中一带的群众喜食葱、蒜、韭、秦椒等辣味,还流行 “葱花辣子一碟菜” 的俗语,可能与唐代这一饮食习惯有关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