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五颜六色马齿苋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五颜六色马齿苋分类:【风俗文化】 马齿苋亦称“马齿菜”、“五行草”、“胖娃娃”、“心不甘”、“长寿菜”、“太阳草”、“报恩草”等。属一年生草本植物,因叶片肉质肥厚,状如马齿,味如苋菜,因此而得名。正像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所说:“其叶比并如马齿,而性滑利似苋,故名。” 马齿苋虽不是娇花名草,赋诗以歌,但在植物学、中药学中都占有一定位置。如果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,它一身有五种颜色。根是白的,茎是红的、叶片是绿的,花是黄的,籽是黑的。从上面籽到底下根,五色俱备,故名“五行草”。宋代药物学家苏颂《图经本草》载:“一名‘五行草’,以其叶青、梗赤、花黄、根白、籽黑也。”农村妇女、老太太见她柔嫩而质软、肥厚而多水的肉质草本植物,长得厚墩墩的,戏称“胖娃娃”。 它长夏开花,朝开暮闭,太阳越热,花开得越盛,假若把她拔下来,挂于屋檐下,任凭风吹日晒,十天半月,照样开花结籽,所以有“心不甘”、“长寿菜”之名。流传在长白山区的神话传说,作了极富想象力的说明:上古时候天上有十二个太阳,大地树木干死,禾苗枯焦,动物、植物都生存不了。有位神仙叫杨二郎,力大无比,肩担大山,追赶太阳,捉到一个压在山下,最后赶得只剩一个太阳,无处躲无处藏,猛见河边有棵大马齿菜(东北管她叫遮麻菜),长得水灵灵,绿蓬蓬,太阳一头钻到菜下面,躲过一场大难。过后,太阳没忘本,为了报答马齿菜大恩,始终不晒马齿菜,天旱无雨,别的植物枯死,惟独它绿油油,开花吐蕊,结籽繁衍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太阳草”、“报恩草”名字的由来。 劳动人民对马齿苋的采挖利用早在南北朝时梁人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中就有记载。后来北方人们把它洗净、蒸煮、切碎、晒干,贮为冬菜。也有加之调料,拌成凉菜。 除食用价值外,它还是有名的中草药。它味酸性寒,功能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。它的药用早在五代十国《蜀本草》就有详细的记载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将它列入菜部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63年与1977年版均收载入条。 随着社会的发展,科学的进步,马齿菜除可当蔬菜、入药外,还可制作兽药和农药、猪饲料,我们应该很好地开发利用,造福人类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