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井水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井水

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

有很长一段时间,北京人吃水都以井水为主,因为北京地下水较为丰富,水质亦佳。1956年,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,考古学家们在北京发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和汉代古陶井150余座,最密集的地区是在宣武门到和平门一带,另外配合上下水道工程和南护城河的加宽工程,发现了65座陶井,分布地区有陶然亭、广内大街、北线阁、白云观、宣武门内

南顺城街、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,最密集的地方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线。这里是古燕国及燕国蓟城所在,可见井水是当时人们主要的饮水来源。因此北京出现了许多有关水井的传说,以及许多与水井有关的地名,诸如王府井、甜水井、双井、苦水井、满井、湿井、干井、高井、炕眼井、柳树井、三眼井等等。清朝光绪十一年(1885年),内外城共有水井1245眼,不包括私人水井。即便如此,政府还三令五申要求开凿水井,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谕旨称:“京师地广人稠,现有井泉,不足以供汲饮。著步军统领衙门相度情形,于各处街巷多开水井,以通地脉而便民生。”两年后又经商部奏准:“在京师倡办凿井,渐图推广。”(《清实录》)

汉代陶井圈(径91cm)及井底陶罐

北京井水有苦水和甜水之分,苦水为多,甜水较贵,一般人家只能掺杂使用。城内专门有给住户送水的担水夫,多为山东人,买水包月论挑均可。取水之处称“井窝子”或“水屋子”,送水用的水车是二把手单轮水车,两边各有大小柜,装足水足有500斤上下。近现代,人工压水井在北京较为普及,北京市民吃水一般都靠这种压水机从井中汲取。

井窝子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22:09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