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亲族称谓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亲族称谓

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

回族的亲族关系很复杂,因而亲族称谓显得格外重要。

回族把母亲之父称为外爷,有些地方当面称爷;将母亲之母称为外奶奶,有些地方当面称奶奶。

妻之祖父称为丈二爷,妻之祖母称为丈二奶奶。妻之父,当面称姨父,对人称外父;妻之母,当面称姨娘,对人称外母。

母亲的兄弟姐妹分别称为舅舅、姨娘,称舅舅的妻子为舅母、妗子;称姨姨的丈夫为姨父,父亲的姊妹及其丈夫分别称为娘娘、姑父。

舅舅与姑姑之子女,称为姑舅哥、姑舅姐、姑舅妹等。当面一般互称姑舅,并不标明长幼;姨之子女,称为两姨兄弟、两姨姊妹,当面称哥、姐、弟、妹等。

女儿之子女称为外孙子、外孙女。

妻之兄,对人称“大舅子哥”,当面随妻称哥;妻之弟,对人称“小舅子”,当面直呼其名;妻之姊、妹,对人分别称大姨子、小姨子,当面随妻称呼或称“他姨娘”;妻之姊妹之夫,对人称“挑担”、“连襟”,当面称“他姨父”。

虽然回族家族、亲族称谓大部分采用严格的叙述法,但在实际生活中,民间对一些传统称谓也做了某种分类处理。比如夫之兄弟之子女,妻之兄弟之子女都称侄儿、侄女,母与父之舅均称为舅爷等;对祖父辈、外祖父辈、曾祖父辈等的尊称往往一律称祖父、外祖父、曾祖父等,与直系同称;同从兄弟及再从兄弟及族兄弟等也一律以兄弟相称,不再细分了。

回族称谓一个突出的特点是:表明长幼的词中,用“老”代替“小”,不说“小舅舅”、“小娘娘”,而说“老舅舅”、“老娘娘”等。

母亲之父,书面称外祖父,也有称外王父的,当面称外爷、外公,陕南、关中等地有叫舅爸爷、舅家爷的。母亲之母,书面称外祖母,也有称外王母的,当面称外婆、姥姥、外奶,陕南、关中有的地方称舅爸婆、舅家婆。

母亲之祖父、母,称老外祖父、老外祖母、老外爷、老外婆、老外公,也有称舅老爷、舅奶奶的。

母亲之兄弟,称舅舅或舅父,用大舅、二舅等别长幼;舅父之配偶称妗子、妗母、舅母,可用大妗子、二舅母等别长幼,有个别地方叫姨姨、姨妈。

母之姐妹,称姨母、姨妈、姨娘、姨,用大姨、二姨、三姨以别长幼;姨之配偶称姨夫或姨父。

舅父之子女当面以兄弟姐妹相称,书面或向人介绍以表兄、表弟、表姐、表妹相称,也可加一姑字,也用姑舅兄弟、姑舅姐妹相称,互称姑舅。

姨之子女和舅之子女称法相同,可加一姨字,如姨表兄、姨表弟、姨表姐、姨表妹,互称两姨兄弟、两姨姐妹,也称两姨。

母亲之舅父称老舅父、老舅;母亲之舅母称老舅母、老妗、老妗子。

母亲之外祖父,称老外祖父、老外爷、老外公,母亲之外祖母称老外祖母、老外婆。

母亲之姑姑、姑夫、姨母、姨夫,称为老姑、老姑夫、老姨、老姨娘、老姨母、老姨夫。

对女儿的子女称外孙、外孙女,相对而言,对儿子的子女称家孙、家孙女。

称姐妹之子女为外甥、外甥女;姐妹之孙子女称外离孙、离孙女。

以上为母族亲戚之称谓,父族之亲戚称谓同于母族之亲戚称谓。由于父系社会占统治地位,父之亲戚来往较多,尤其是姑母之子女最明显。陕北群众习惯上有上下姑舅之分,舅之子女为上姑舅,姑之子女为下姑舅,上姑舅较下姑舅为尊。

妻之父书面称岳父,对人称老丈人、丈人、丈人爸、丈人爹、泰山、老泰山,当面称老爹、叔伯,也有称姨父的;妻之母,书面称岳母,对人称丈母娘、丈母姨、丈母,当面称奶奶、婶婶、姨母、大娘等,或随妻称呼。

妻之兄弟,书面称姻兄、姻弟、内兄、内弟,对人称妻兄为大舅子,称妻弟为小舅子,也称郎舅,当面和妻一样称呼;内兄、内弟之配偶,当面称嫂或弟媳,对人则称大舅子媳妇、小舅子媳妇。

妻子姐妹,对人统称为姨子,称姐为妻姐、姨姐,称妹为小姨子,当面则称姐、妹;妻子姐妹的配偶,互称为娅、挑担、连襟、襟兄、襟弟,也有称两挑、一挑菜的,当面称姐夫、妹夫,也可称哥、弟。

妻之兄弟姐妹之子女,称为内侄、内侄女;妻之祖父母、舅父母、外祖父母、姨父母等亲属,随妻一样称呼。

称姐妹之夫为姐夫、妹夫,以大姐夫、二妹夫等相称,区别长幼,有时也以哥弟相称。

对女之配偶,称之为女婿、姑爷、东床,当面则称之为他姐夫,或以排行称大女婿、二女婿,或以女之名再加女婿二字,如某某女婿,也可直呼其名。男到女家,别人称之为倒插门女婿、养老女婿、上门女婿、招赘女婿,有时也称女婿为半子、半个儿。

称儿女配偶之父母为亲家,也可以称男亲家、女亲家、亲家公、亲家母、亲家翁、亲家婆,当面以齿序论兄嫂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10:44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