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亲迎与哭嫁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亲迎与哭嫁

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

关中和陕南都有新郎迎亲的习俗,此即古礼中的亲迎。而陕北的新郎则不迎亲,轿夫抬着新郎,只走出村口就下轿返回,名为压轿。迎亲队伍快到女方门口时,炮手装上火药,鸣炮三声(现在由鞭炮代替),称迎亲礼炮,乐队唢呐长鸣,锣鼓紧三慢四,女方亲属出门迎接,到了门口,轿门朝喜神所在的方向停落,下书人手捧大红喜帖,双手交给女方执事人,新郎下马恭立,女方执事人递给三杯酒,新郎只饮一杯,称下马酒,其余两杯奠地,名为祭门酒。新郎进入正厅,先参拜女方祖神,再参拜岳父母,然后岳父给新婿身上加红(斜披一道红绫),亦有不行此礼者。女方设宴招待迎亲宾客,吃罢酒席,新娘梳妆停当,先到厨房给灶神叩头,名为辞灶,然后在堂前拜别祖宗,辞别父母,拜毕,在神龛前撒一双筷子,表示不再吃娘家饭,接着便放声大哭,名为哭嫁,表示不愿离开爹娘,在哭声中由舅父或兄长将新娘背到轿前,地上铺有红毡,由两位伴娘左右搀扶,新娘从红毡上进入轿中,意为不带娘家土。此时女方家长亦要燎轿,轿内有新娘的弟弟押轿,在鞭炮声和唢呐声中,男方主事人呼喊起轿,走在最前面的是骑马开路的报子,接着是乐队,再后是新郎和迎亲队伍,新娘的花轿居中,轿后是送亲的和抬嫁妆的。在长安县一带,同去的还有新娘的两个小弟弟,手拿红包袱,一个包袱包着装有钥匙、镜子、梳子、篦子等梳妆用品的红漆木匣子; 另一个包袱包着一个红釉瓷的尿盆子和一个绣花门帘。女方的父母送至村口返回,称送路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9:12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