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,1982年统计就有1200多万人。他们自称“布壮”、“布依”、“布工”、“布僚”、“布偏”、“布越”、“布雅伊”、“布板”等,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。秦汉后泛称“西瓯”、“路越”、“俚”、“僚”,宋朝时称“撞”,解放后称为“僮族”,1965年根据周恩来建议,将“僮”改为“壮”。壮族人百分之九十分布在广西,少数分居在云南、广东等省。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。唐宋时曾借用汉字造成一种土俗字,但不大通用,主要用汉文。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。他们主要从事农业,生产水平与当地汉族大体相近,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。壮锦是其著名的工艺品。他们的民族文学丰富多采,有传统的歌舞和壮戏。壮族历史上曾掀起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,尤其在近代的太平天国革命、中法战争和辛亥革命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中,广西左江、右江一带壮族和其它兄弟民族一起开展农民运动,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。解放后,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、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,实现了社会改革,各项事业都有较快的发展。 |
随便看 |
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