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人生礼仪剪纸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人生礼仪剪纸

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

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的《代州志》记载:“代州乡俗,凡葬必刻楮为鬼神、人物、禽兽之状数百事,五色灿烂,备诸工巧,胪列市衢,至墓焚之,名曰纸火。”“刻楮”即为刻纸、剪纸,因楮木皮可制纸,“楮”为“纸”的代称。可见在三百多年前,民间剪纸早已是丧葬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直至如今,乡村丧葬中为死者祭供的许多礼品中,也是用各色彩纸剪刻糊制的,有引魂幡、摇钱树、聚宝盆、金银斗、四季花卉、车、马、轿、楼房、汽车、童男童女,花圈等等,仍叫“纸火”或“纸扎”。出殡时,这些纸扎都要在死者墓前焚烧,为之祈求冥福。

新婚礼仪中也有许多民间剪纸,新房窗户上要贴双“?”字,剪贴“扣碗花”,其造形为两碗相扣,严丝合缝,即古代合卺之意。以及“鼠闹葡萄”、“鼠拽瓜瓜”、“鱼戏莲花”、“抓髻娃娃”等,暗喻早生贵子、绵绵瓜瓞、子孙昌盛之意。就连娘家陪嫁的脸盆上,也要盖一幅团花剪纸,叫“脸盆花”,剪有各种喜庆吉祥的图纹。男女双方互赠礼品用的特制的“抬食盒”上,都装饰有洋溢喜庆气氛的大纸剪纸。

婴儿诞生后,立刻剪一个红纸葫芦贴在门上,一为报喜,为新生儿纳吉祈福;二为警示,防止外人随便进入,禳灾祛祸。给老人祝寿时,有的将百寿图、松鹤延年图刻制成大型剪纸,装裱成中堂悬挂起来。更多的是在献给老人的寿馍上盖一幅红色剪纸,内容是“寿桃葫芦”或“五福捧寿”,寓意长寿幸福。

妇女们在剪制这些剪纸时,口中还吟诵歌谣谚语:“莲花桂花打碗花,进的门子就当家”,“莲花如意石榴榴,夫妻二人活到头”,“拉的羊羊把的花,勤劳致富头一家”,“狮子老鼠头顶桂,好日子一辈又一辈”,“猴登寿,盼长寿”。在剪纸传承的同时,有许多吉言利语也同步传承,剪一只喜鹊在梅树上鸣叫,是“喜上眉(梅)梢”;鱼儿戏莲,叫“连(莲)年有余(鱼)”;将鹿、鹤、椿树剪于一个画面,表示“六(陆)合同春”,“鹿”谐音“陆”,指天地四方,“鹤”、“合”同音,“椿”、“春”同音。把蝴蝶和猫剪在一起,叫“耄耋富贵”。如此等等,不胜枚举。将剪纸艺术与谐音艺术巧妙地联系在一起,十分有趣。

剪纸艺人 (段改芳 摄)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17:35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