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人间仙境蓬莱阁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人间仙境蓬莱阁

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

1.八仙过海显神通

广为流传的“八仙过海”神话传说便源于蓬莱阁。相传,八仙曾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,饮至酣时,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。众仙齐声附和,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,不得乘舟。

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,袒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,向远处漂去;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,顿时红光万道,何仙姑伫立荷花之上,随波漂游。随后,吕洞宾、张果老、曹国舅、铁拐李、韩湘子、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,借助宝物大显神通,遨游东海。

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。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,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,引起争斗,东海龙王趁八仙不备,将蓝采和擒入龙宫。八仙大怒,各展神通,上前厮杀,腰斩两个龙子,虾兵蟹将抵挡不住,纷纷败下海去,隐伏水底。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。东海龙王请来南海、北海、西海龙王,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,掀起狂涛巨浪,杀奔众仙。危急时刻,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,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,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,众仙紧随在后,安然无恙。四海龙王见状,急忙调动四海兵将,准备决一死战。正在这时,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,喝住双方,并出面调停,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,双方才罢战。

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,各持宝物,兴波逐浪遨游而去。这就是“八仙过海”的故事。

2.文豪名将在蓬莱

宋仁宗嘉钓六年,同辽国和西夏的战事已平息多年,国内升平景和,风调雨顺。登州太守朱处约是位有建树的官员,用了短短两年,即修建起蓬莱阁,为千古江山又添一处美景。

公元1085年,那位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大文豪苏轼来到这里任登州太守,虽只匆匆五月任期,却已深察民间疾苦,回朝后写了《乞罢登莱榷盐状》的奏章,为登州百姓受官盐统卖高价之累请命,求得当地沿海居民不食官盐。这一善举,延至清末,“五月登州府,千载苏公祠”,蓬莱人不忘苏公之恩,于是建祠纪念他。至于他的《海市诗》更是仙气同荡,尽显一代词宗之风采。

抗倭名将戚继光出生在蓬莱。戚家几代世袭经营登州武备,到戚继光时则更加发扬光大。他整肃兵马,修建水陆防御工事,以备抗倭之用。自嘉靖三十四年至隆庆二年的13年间,戚继光率领抗倭铁骑先后在浙江、福建沿海多次痛剿倭顽,“戚家军”的威名使海上倭酋闻风丧胆,从此不敢登岸。蓬莱阁下留下了戚继光的光辉足迹,“拨云手指天心月,拔剑光寒倭寇胆”,在戚继光祠堂内,文学大师郁达夫手书的楹联概括了戚继光的一生功业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18:33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