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人鬼相通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人鬼相通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至少从殷商时代起,鬼神信仰就充盈于整个社会之中。对于生活在中下层社会的普通秦人来说,上帝十分遥远而陌生,鬼神却非常亲近而熟悉。在云梦秦简《日书》里,秦人把生活中的大病小疾、心悲思哀、某事未成等不愉快的事情统统归咎于鬼的作祟,并介绍了如何驱鬼的种种方法。巫觋之辈在秦国民间极为活跃,充当着人与鬼神之间的媒介与桥梁。如果说,民间秦人社会笼罩在浓重的巫文化氛围之中,并不为过。 什么叫鬼?周人认为“人死曰鬼”、“去 曰鬼”(见《礼记?祭法》)。凡是死人皆变作鬼;宗法制度则把不再奉祀的直系祖先划入鬼的行列。秦人把所有死去的人都视为鬼,其宗教观念中的鬼名目很多。据统计,出现在秦简《日书》简文中的的鬼的名称达26种之多,它们是:丘鬼、 鬼、刺鬼、棘鬼、遽鬼、凶鬼、 鬼、夭鬼、哀鬼、哀乳之鬼、幼殇死不葬为鬼(鬼婴儿)、?人生为鬼、不辜鬼、暴鬼、字鬼、图夫、阳鬼、游鬼、疠鬼、饿鬼、?鬼、粲迓之鬼、外鬼、中鬼、室鬼、明鬼。这些鬼魅具有鲜明的人的特征。它们有男女之情、口腹之欲、戏玩之心、喜怒哀乐之性,具有人的形象、人的思维,且能和人言淡,乐于与人相处。在秦人看来,人与鬼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。 各种不同类型的鬼,都与它们生前的特征和遭遇有直接的联系。例如,凶鬼是死去的强盗暴徒的阴魂;夭鬼,鬼婴儿是未成年而不幸夭折的儿童鬼魂;哀鬼是因悲哀过度而死者之魂;?鬼、饿鬼是饿死者的鬼魂;哀乳之鬼则是因缺奶致死的婴儿、新生儿的灵魂;字鬼是因生孩子而丧生的产妇鬼魂;疠鬼是因患麻疯病而亡的鬼魂;外鬼是外姓人之鬼魂,室鬼、中鬼则是直系亲属的亡灵;不辜鬼是无罪冤死者的阴魂,游鬼生前喜欢旅游,粲迓之鬼生前有一口洁白的好牙齿。等等。它们实际上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上的人。 鬼类往往不甘寂寞,不安本份,时常来到人们中间调皮捣蛋,作祟害人,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。鬼作祟的方式五花八门,千奇百怪,一般来说与鬼的特征都有某些联系。例如, 鬼经常召人来说:你必定在某月某日死。刺鬼时而无缘无故地接连攻击人。遽鬼常因无处可居而召人出房屋,令其不得居。凶鬼经常半夜三更敲居民家门,且或高歌,或大哭,搅得人不能休息。哀鬼对人情意缠绵,善于纠缠人,与人为侣。不辜鬼经常无故伤害人,甚至连不能走路的婴儿都不放过,以示报复。棘鬼、字鬼、疠鬼时常令某户人家全染重疾,甚至病死。游鬼往往抢先闯进人家居室,以求歇息。哀乳之鬼和饿鬼则经常向人们号哭疾呼:给我吃的!给我食物!阳鬼最调皮,它时而搞恶作剧,叫人家炉灶怎么也煮不熟饭;时而又附着在年轻姑娘的身上,令她“歌以生商”(见《日书?诘篇》)。鬼作祟的心理和动机,同人的思维逻辑是一致的。 在秦人的鬼神观念中,死去的王父(祖父)、王母(祖母)、高王父(曾祖父)等直系亲属的亡魂也会对活着的后代作祟,让他们患病。它们属于中鬼或室鬼,区别于外姓或外族的外鬼。 面对鬼类的搔扰攻击,秦人并非束手待毙,而是想出各种方法对付鬼的挑战。不同的鬼有不同的作祟方法,秦人则区别对待,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回击鬼的袭扰,有效地驱除鬼神。综合起来,秦人的打鬼方法不外乎有四:一是用桑杖、桃梗、苇、白石、粪便(人便、豕屎、犬屎等)、牡棘、良剑等器物直接打击鬼;二是以沙仁、莎芾等中草药治之;三是靠火攻、水攻、土攻除之;四是随机应变,灵活使用简易方法驱鬼。如半夜人行鬼挡道,可解开头发,奋勇冲过。房屋里忽然响起鬼鼓,人只要敲鼓回敬即可无事。对于有亲缘关系的同姓鬼(中鬼)和外姓鬼(外鬼),就不能采取“打”的方法阻止其作祟,只能靠祭祠来祈求亡故亲人恕罪。献祭祖父母等亡灵的供品必须有肉。晚辈毕恭毕敬地抚慰祖辈在天之灵,请他们息怒赐福,保佑平安,王父王母才会停止作祟。在秦人看来,鬼神固然可怕,但鬼神也同时怕人,“故丘鬼恒畏人,畏人所为。”(《日书》反面简872)即恐惧人们打鬼驱神的行为。打鬼的执行者当然少不了巫觋之辈,但秦人在实践中,往往由受鬼神之害的当事人或其亲属朋友动手。秦国民间打鬼主要靠自己,只要从巫觋或方士那里了解掌握必要的诀窍就行了。 秦人的鬼神世界,完全是一幅人间世俗化的长卷。在秦国的社会宗教意识中,鬼神的言行举止、思维特征,与现实生活的人类几乎没有多少差别。阴间、冥域与阳世,天上、地下和人间,神灵、鬼类与人之间,都不是严格隔绝的,而是处处相通的。天上的神灵,阴间的小鬼,都能同现实社会中的人对话、游乐、嫁娶和同居。只要鬼神不主动攻击人,人也能与鬼神相安无事、宁静相处。无论是鬼神或人,彼此干扰或反击的手段与后果都不是特别严重的,双方都尽可能不置对方于死地,大体以驱走为限。除非鬼神作祟使人致死,人们打鬼一般并不做绝。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(1804―1872)曾说过:“宗教对象是自身内在的对象,因此它像人的自我意识、人的良心一样,从来不离开人,它是亲密的、最亲近的对象。” ① 秦人的鬼神观念,实质上是对秦人自身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取向的一种真实反映,也是秦文化的生动展现。 |
随便看 |
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