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仇士良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仇士良分类:【文化精萃】 唐宦官。字匡美。循州兴宁(今广东省兴宁县)人。顺宗时即为太子李纯(即宪宗)的侍奉太监。宪宗嗣位后,迁内给事,并出监平卢、凤翔等军。后又历任内外五坊使、左神策军中尉等职。飞扬跋扈,横暴贪残,曾与李训合谋鸩杀与之争宠的宦官王守澄。文宗即位,对受仇士良钳制深为不满,曾感叹自己受制于家奴,处境还比不上周赧王和汉献帝。大和九年(835)宰相李训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,密谋内外协势,铲除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。他们以左金吾厅石榴树上有甘露为名,诱使仇士良等往观,谋加诛杀。因所伏甲兵败露,密谋失败。仇士良率兵捕杀李训及参与谋划的舒元舆、王涯等,郑注也被监军的宦官所杀,株连者达千余人之多,史称“甘露之变”。事平之后,仇士良加封特史、右骁卫大将军,与其合谋者俱擢升。以后李石辅政,士良深忌之,使贼行刺,因为马惊而李石幸免于难。李石怕再遭不测,辞官不做。文帝为之寝食不安,曾与朝臣刘弘逸、季?等谋奉太子监国,以打击宦官专权。仇士良却下假诏强立颖王为皇太弟,并以兵迎颖王即皇位,是为武宗。武宗立位后,仇士良为翦除后患,又劝杀王、妃,刘弘逸、季?等大臣亦被诛,仇并以矫诏之“功”迁骠骑大将军,封楚国公。武宗明断,自己虽为仇士良援立,然朝臣均对仇士良嫌恶,故对其颇有戒心。后,李德裕为相,仇士良知大势已去,于会昌三年(843)引退,不久病卒。仇士良在职二十余年,共杀二王、一妃、四宰相,其余朝臣不计。退职后还唆使宦官党羽专以声色狗马教养皇帝,以固宦官权宠。新旧唐书有传。 唐朝宦官。字匡美,循州兴宁 (今广东兴宁东北) 人。唐顺宗时,得侍东宫。宪宗嗣位,迁内给事,出监平卢、凤翔等军。元和 (827―835)、大和 (827―835) 间,数任内外五坊等使,所至邀吏供饷,暴虐甚于盗贼。唐文宗与李训欲杀王守澄,以他与王守澄有隙,擢其为右神策军中尉。李训谋诛宦官,被仇士良发现,挟帝还宫。杀李训、舒元舆、王涯等,两军公卿半空。史称“甘露之变”。事后,王守澄加特进、右骁卫大将军。文宗自此成为傀儡,曾自叹不如周赧王、汉献帝,受制于家奴。士良以文宗与李训通谋,屡欲废之,中夜召翰林学士崔慎由至碟殿,命其起草废立诏书。崔慎由以死拒之。士良默然。乃引崔慎由至文宗前,历数文宗过失,文宗低着脑袋,不敢发一言。接着手指文宗说: “要不是崔学士,你就别想再坐在这里了。” 文宗死,仇士良废杀太子李成美,拥立武宗。武宗表面上对他尊宠,进其职为观军容使,兼统左右军,实际上不满。不久,自请回家养老。临行对宦官面授机宜: “天子不可令闲暇,暇必观书,见儒臣则又纳谏,智深虑远,减玩好,省游幸,吾属恩且薄,而权轻矣。为诸君计,莫若殖财货,盛鹰马,日以?猎声色蛊其心。极侈靡,使悦不知息, 则必斥经术、 ?外事, 万机在我, 恩泽权力欲焉往哉。”士良在朝,杀二王、一妃、四宰相,贪酷二十余年。死后赠扬州大都督。会昌四年(844),经人告发,在士良家得兵仗数千。诏削其官爵,籍没其家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