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从梅花妆到贴花钿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从梅花妆到贴花钿

分类:【风俗文化】

《说文》载:“钿,金华也。”华花一字。《正字通》解释为“妇人首饰”。花钿,是用金银铜或玉翠薄片制成的星月花鸟,贴于前额或鬓边,以示吉祥和美观。民间也称“贴花黄”或“贴花子”。

《杂五行书》曰:(南北朝时)“宋武帝女寿阳公主,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,梅花落额上,成五出花拂之不去,经三日洗之乃落。宫女奇其异,兢效之。花子之作疑起于此。”后被称之为“梅花妆”或“寿阳妆”。其实汉魏年间已有“钿”,王嘉的《拾遗记》中载,魏明帝宫人云:“不服辟寒钿,那得君王怜?”乐府《木兰词》中“对镜贴花黄”的“花黄”就是花钿。唐代所称之“花子”、“靥钿”,亦即“花钿”。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载:“今妇人面饰用花子,起自唐上官昭容所制,以掩点迹也”。其实隋代宫中“贴五色花子”已很普遍。及唐,杨贵妃就是一个善于用花钿美化自己容颜的能手。当马嵬驿兵变,杨玉环一条白绫被绞死后,诗人白居易写道:“宛转娥眉马前死,花钿委地无人收。”可见古代女子贴花钿为饰的普遍性。五代时,建阳宫嫔以花子饰于额上,号称“北苑妆”。宋代不仅在宫中流行,也传到了民间。

1972年,文物工作者在南京一座东晋墓中发掘出一批“桃形金片”和“花瓣形金片”,据考证就是这种被称作“花钿”的饰物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11:28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