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仡伶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仡伶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宋代少数族名。史籍中常贬书为“??”。生活于荆湖路西部的辰州(治今湖南沅陵)、靖州(治今湖南靖县)、沅州(治今湖南芷江),亦即五溪地区。主要从事农业,刀耕火种,产粟豆之类。食不足则猎野兽,甚或吃蛇、龟。运输靠人背负,妇女负物尤重。青年未婚男子,以金鸡羽插髻,很显英武。未嫁女子,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。婚娶前先密约,男子乃伺其女于路,抢缚以归,或亦忿争叫号,佯作呼救,生子后再持酒肉拜见女方父母,其父母初因抢婚之故,佯怒拒却,邻里共劝,才笑而受纳。无文字,契木、竹为约。喜鼻饮钩藤酒,一次可数升。农闲时醉饮歌舞,乐器有愁笛、壶笙等。该族人颇能强战,兵器有标牌刀、编架弩、甲胄等。或为寇患,大多纳款臣服宋廷。人民常出入汉地城镇,或交易货物,或节日观灯。与仡佬、瑶、苗诸族杂居,风俗略同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