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令公信仰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令公信仰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 “令公”是黄梅下新渔民信奉的渔业神,全称是“行湖令公高继锁铁牛将军”。传说当地渔民高继锁因得八仙之助,得了一双能隔水看鱼的“仙眼”和一个能起死回生的“仙指”,一生为渔民做了很多好事,死后成神,福佑渔民,被敕封为“行湖令公、铁牛将军”。渔民自愿出钱为其塑像。 令公菩萨无专门庙宇,一般安置在吕祖庙吕洞宾的左边,亦有安放在济佛寺济公和尚左边的。令公头戴官帽,身着红袍,下颌留长须,手持一圆形兵器。兵器形似钉锤,四周皆有尖刺,其形象犹如一员战将。吕祖庙内的令公端坐在一顶特制的木轿内,以便业主们抬进抬出。济佛寺的令公无轿,专供渔民平常乞求许愿用。 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下湖打鱼之前,渔民们要举行“请令公”仪式。以渔船为单位,在各自的船头上烧纸、上香、放炮、作揖,口中默默念道:“令公爹显显灵,保佑我打鱼仓仓满……”念完后,再作三个揖便起锚开航,意思是已经请准了令公的旨意,可以下湖打鱼了。 农历腊月三十日,所有渔民都要带上香纸爆竹,分别到吕祖庙或济佛寺去给令公菩萨辞年,基本程序是烧纸、上香、放炮、作揖,并说一些感激的话。 正月初一,又要去给令公拜年,以求“东南西北方方利,春夏秋冬季季安”,令公面前设有长明灯和功德箱,拜年者都要送些“打鼓礼钱”,平常四时八节或许愿时,亦要带些素油去“为令公上油”。 令公会是旧时渔民们自发组织的一种祭祖性活动,类似于农民的土地会,湖主很少参加。 八月十五日之前,渔民们首先要邀会,一般邀请八至十户,以十户为一会居多(也有三四户一会的),每年推选一户为会长。令公会就在会长家举行,一切费用由会长负担,会员每户来一当家人参加。有钱的可请一两位道士,无钱的也可不请,每一会都必须用红纸写上“敕封令公铁牛将军之神位”。 神位前面放一张方桌,摆上三杯茶,三杯酒,鱼、肉、鸡各一盆,谓之“三牲”,另有香炉一个,烛台一对。八月十四日晚饭前,会友们全部来到会长家中,先给令公上香、作揖,并在会长家吃饭。十五日清晨又来第二次,午饭前再来第三次。这三次上香、吃饭均为令公会的入会饭。到八月十五晚饭前的第四次上香、吃饭才可称之为“出会”饭。吃完这顿饭正式出会。 令公会之所以选择八月十五有两个原因:一是相传令公是在这天晚上得到“八仙”的帮助,才有了一双能识别鱼群的眼睛。二是因为八月十五以前,渔民打捞浮花鱼(?鱼、白鱼、红尾鱼、青尾鱼等)的工作基本结束。八月十五以后至十月禁湖之前便开始打捞沉花鱼(鲫鱼、鲤鱼、乌鱼等)了。此时做令公会有三层意义:一是庆祝令公获得“仙眼”;二是感谢令公保佑他们捕捞浮花鱼成功;三是敬请令公保护他们多捕捞一点沉花鱼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