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仪敬先代陵庙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仪敬先代陵庙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宋对先代陵庙的处理,后人评价为“忠厚之至”。这表现在:(1)对所有认为正统的历代帝王陵墓一律持保护态度,并按其生前功过分为四等,区别对待。第一等,自太昊以下至唐太宗,凡16帝,各置守陵5户,所在长吏每岁春秋二享,祠以太牢。第二等,自商中宗至隋高祖,凡10帝,各置守陵3户,岁一享以太牢。第三等,自秦始皇至晋高祖,凡15帝,各置守陵2户,三年一祭以太牢。第四等,自周桓王至后唐末帝,凡38帝,唯禁止樵采而已。诸陵墓如有开毁者,有司为制衮冕服、常服各一袭,具棺椁以葬,掩坎日,所在长吏致祭。(2)将历代功臣烈士的冢墓据其生前勋业分为三等。第一等,自齐孙膑至唐段秀实,凡24人,各置守冢3户。第二等,自晋赵简子至唐马周,凡8人,各置守冢2户。第三等,有南燕慕容德和唐裴寂、元稹,禁樵采。其有开毁者,所在长吏以礼重葬之。以上规定为宋初所制定,嗣后礼敬先代陵庙的范围还有所扩大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