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伊斯兰教节日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伊斯兰教节日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 我国的回、维吾尔、哈萨克、东乡、撒拉、保安、塔吉克、塔塔尔、柯尔克孜、乌孜别克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。其宗教节日主要有 “圣纪”、“登霄节”、“白拉台夜” 、“开斋节” 、“宰牲节” (又称 “古尔邦节” 、“忠孝节”)、“老派阿术拉节” 等。这些节日与世界其他国家穆斯林所过同名节日的内容基本相同,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: 一、我国穆斯林习惯将“圣纪” (穆罕默德诞生纪念日) 与 “圣忌” (穆罕默德逝世纪念日) 合并举行,俗称办 “圣会” 。二、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民习惯将 “白拉台夜” (一译 “白拉提夜” ) 称为 “转夜” 或 “念夜” 。三、开斋节要过3天。我国西北的回、东乡、撒拉等族,在节日早晨8点以后 (有些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),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。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,穆斯林立即向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。礼拜后齐向阿訇道安,互说“色俩目” (阿拉伯文Salām的音译,也有人译作“赛俩目” 、“撒拉姆” ,意为 “平安” 、“安宁” 。穆斯林相互祝安和问候用语。在礼拜时也向左右道此词) 。会礼结束后,由阿訇带领游祖坟、念锁儿(古兰经选读) 追悼亡人。节日里,家家户户炸馓子、油香、??等传统食品,同时还要杀鸡宰羊。孩子们身穿新装,在大人的带领下走亲访友,互拜开斋。生活宽裕的穆斯林按照其家庭成员人数,每人拿出相当一人一天的生活费施济贫困者。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将这种济贫捐款称为 “麦子钱” 。新疆地区称开斋节为 “肉孜节” (波斯文Rozah的音译,意为 “斋戒” ) 。维吾尔、哈萨克、塔吉克,柯尔克孜、塔塔尔、乌孜别克等族的穆斯林,在节日里除了会礼、互相拜节外,还要举行叼羊、赛马、摔跤、歌舞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。四、我国西北地区 “格底木”(阿拉伯文Qadim的音译,一译 “阁的目” ,意为 “古老” ,即 “老派” 。老派为中国伊斯兰教教派。自明末清初产生新教派以来,它一直保持了伊斯兰教传入时期的宗教制度) 也过“阿术拉节” (在希吉拉历元月十日) ,但据传此节是为纪念安拉六大使者之一的努海 (阿拉伯文Nūh的音译)救人类之饥。节日中的主要内容是吃杂豆粥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