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地区级民族自治地方。成立于1954年11月27日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。面积350000 平方公里。人口3496200人。居民有哈萨克、维吾尔、汉、回、柯尔克孜、满、蒙古、锡伯等民族。南有天山,西有塔尔巴哈台山,北有阿尔泰山,中间是准噶尔、伊犁两盆地。河流有伊犁河、额尔齐斯河等。境内的天然牧场为我国五大牧场之一。州政府驻伊宁市,下辖24个县市。水草丰美,农产有小麦、稻、玉米、油菜籽及瓜果等。有“北疆粮仓”和“水果之乡”之称。所产“伊犁马”、“新疆细毛牛”、“阿尔泰大尾羊”闻名中外。林业资源丰富,产松、桦及多种药材和珍贵野生动物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石油、金等。解放后,建有机械、电力、食品、毛纺、皮革、造纸、水泥等工业。公路交通发达。伊宁、阿勒泰有民用航空线通往乌鲁木齐。高等院校有伊犁师范学院。州内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,如尼勒克古铜矿遗址、古代岩画、阿里麻里古城、果子沟、火龙洞等。 1954年11年27日建立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。东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, 西北与苏联交界。自治州人民政府驻伊宁市。两汉及魏、晋时属乌孙地,北魏为高车,唐隶北庭都护府。明时为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,清属伊犁将军统辖。1884年(光绪十年)新疆建省后置伊塔道, 1888年改为府,1913年改设县。辖三个地区、两个县级市、二十个县和两个自治县(1984年6月)。居民有哈萨克、维吾尔、汉、回、柯尔克孜、满、蒙古、锡伯、乌孜别克、塔塔尔、达斡尔、塔吉克、俄罗斯等族。南有天山,西有塔尔巴哈台山,北有阿尔泰山,中间是准噶尔、伊犁两盆地。河流有伊犁河、额尔齐斯河、乌伦古河等。湖泊有乌伦古湖、哈纳斯湖等。天山北麓和阿尔泰山南坡的天然牧场为我国五大牧场之一。境内土壤肥沃、水草丰美。农产有小麦、稻、玉米、油菜籽及瓜果等,有“北疆粮仓”和“水果之乡”之称。所产“伊犁马”、“新疆细毛羊”、“阿尔泰大尾羊”闻名中外。林业资源丰富,产松、桦及多种药材和珍贵野生动物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石油、金等。解放后,建有机械、电力、食品、毛纺、皮革、造纸、水泥等工业。公路交通发达。伊宁、阿勒泰有民用航空线通往乌鲁木齐。高等院校有伊犁师范学院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