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传播西方文化的桥梁――留学生和华侨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传播西方文化的桥梁――留学生和华侨

分类:【地域文化】

在传播西方文明的岭南近代有识之士中,留学生和华侨是重要的生力军。

广东是中国最早产生留学生的省份,早在19世纪中叶,当中国的大门刚被打开,广东就已有人远涉重洋前往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留学,以后随着同西方人士交往的增多,前往美国等西方国家留学的人络绎不绝。公元1871年,在清政府批准实施的派遣留学生计划中,第一批被录取的30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广东籍。这些赴西方的留学生学成归国后,对传播西方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,如第一个留英医科生黄宽毕业归国后,进入教会医院行医,由此产生了一批受西方教育的中国医务人员;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,也是第一批派遣的少年留学生。在传播西方文化方面,留学生之中的佼佼者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容闳。容闳(1828―1912),号纯甫,香山南屏镇(今属珠海)人。7岁时进入英传教士开设的西塾接受西方的儿童教育。公元1847年赴美留学,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,是美国一流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。归国后,先后在美国公使馆、香港高等审判厅、上海海关、上海宝顺洋行等任职,著有回忆录《西学东渐记》一书。容闳经过八年的留学生活,思想上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、自由观念和各种制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他为自己的事业定下了奋斗目标:“既受此文明之教育,则当使后来之人,亦享此同等之利益。以西方之学术,灌输于中国,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。”归国后,他积极推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文化制度。太平天国革命期间,他曾到天京,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为标准,向干王洪仁?岢銎呦罱ㄒ椋?谌萆婕熬?隆⒄?巍⒕?谩⒔逃?确矫妗Q笪裨硕?诩洌??忠怨ひ到ㄉ璧恼铰匝酃猓?斡氤锝??现圃炀郑?⑿税炝艘恍┪魇窖?#?嘌?斯?谠缙诘墓こ碳际跞瞬拧K?衔??菩形鞣浇逃?乇鹗桥汕擦粞??恰案母锖透葱酥泄?淖钋惺悼尚械陌旆ā保?虼怂???髡排汕睬嗌倌暄??鲅罅粞В?⑻岢雠汕擦粞??募苹?5奔苹?磺逭???己螅??苯恿斓剂说谝慌?粞??难“魏妥橹?ぷ鳎??泄?逃?乱底隽艘患??葱缘墓ぷ鳌</p>

广东历史上是我国对外贸易最早的地区之一,因此也是我国移民到外国最早、最多的省份。移民国外的华侨分布在世界五大洲,他们在海外耳濡目染资本主义的进步文明,希望祖国学习西方,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。因此,长期以来,他们发挥自己了解各国最新科学文化成果的优势,不断地把所在国的文化精华传回家乡,为岭南文化的发展注入最新的内容。在经济建设方面,华侨素有“实业报国”的思想,经常把先进的科技生产信息传回岭南,并在家乡投资,对振兴岭南的经济起了重要作用。如1879年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,三年后,这项新科技成果就被华侨传回岭南,不久,两广总督署就装上了电灯。我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业企业、第一家电灯公司、第一家火柴厂、第一家飞机装配厂以及一大批从海外引进先进技术建成的工厂、铁路、公路等,都与岭南籍华侨的投资及技术有密切关系。许多华侨还经常把劳动所得用侨汇、投资或捐献的方式支援家乡兴办厂矿企业,据统计,从公元1862年到1949年,华侨在广东创办企业2万多个,投资银元3.86亿。一些归国华侨工人运用在海外学到的知识,成为各现代化厂矿的技术骨干。在文化建设方面,华侨历来有办学校、建医院和兴办各种文化、体育设施的优良传统,尤以办学为最多。据1893年的《台山县志》记载:“近年藉外洋之赀,宣讲堂、育婴堂、赠医院、方便所,义庄诸善举,所在多有。”名扬海外的岭南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广州大学;广州培英中学、培正中学、广雅中学、执信中学;台山一中、梅县东山中学、开平华侨中学等,都曾得到华侨的鼎力支持和巨额资助。在社会变革方面,华侨历来有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,积极参与国内的反帝反封建斗争。辛亥革命时期,海外大批华侨报纸、刊物配合国内形势,大造革命舆论,揭露清政府的腐败,培育出一批批民族民主革命战士。兴中会及后来的同盟会成员中,华侨是主体;许多反清起义华侨是积极的参加者;革命经费的筹集华侨也出了大力,甚至当革命碰到暂时挫折,在海外收容流亡者,使之能东山再起,华侨也功不可没。因此,孙中山深有感触地说:“前时帝制之破坏,华侨实为一最大之力”,“华侨是革命之母”。华侨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8 22:00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