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传统疗法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传统疗法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 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,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。 素以神奇而著称的瑶医,其治疗方法独特,疗疾用药独到。他们常用的方法有:蒸气浴疗法、热水浴疗法、药水浴疗法、药物拔弹法、药物节育法、刮肤疗法、刺穴疗法、拔罐疗法、指夹疗法等。 苗医则将人体划分为72风症,用以辨识疾病所表现的症候群。它由动物22风症和形象50风症组成,其理论概括了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、心血管系统、骨骼系统、神经系统等,包容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五官科、皮肤科、神经科、传染病科和疑难杂症等专科。苗医运用苗山草药治病,也有不少特殊的方法:咒语治病法、熏蒸治病法、针刺治病法、药浴刺病法、草灸治病法、药刮治病法、药床治病法、热灰治病法等等。此外,苗医用药还强调以某治某,如以红治红(以红色药物治疗妇女经期病症)、以白治白、以黄治黄、以黑治黑、以毒治毒、以节治节、以果治脏、以花治滞等,形成独特的治疗规律。 仫佬族民间草医则将人体疾症归结为风症与痧症两大类。他们传统的医疗方法有:火针、挑针、油针、筒吸、挟捏、刮痧、熏洗、外敷、佩药、磨药、温熨、吹点、催吐、汤剂以及灯线灸等疗法。 侗族民间医生一般亦医亦农,巫、医、药结合一起,善用当地所产草药和刮痧、火灸、拔火罐等民间疗法。他们常自己制剂,其代表性的如木烟脂、热茶油、桐蜈膏、焦茶麸汤、焦糁汤、竹鼠齿浆、糖蚓膏、生盐粉等。 壮族民间医生除了与中医一样的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外,还有按诊、目诊、舌诊、腹诊、甲诊、指诊、耳诊等。此外,还有刮痧及一些特殊的诊断手段来判断痧症及跌打内伤。壮医特点和优势之一就是善用毒性药物,以毒攻毒治病,疗效显著。壮医学习和运用中医针灸疗法,还有一些民族针灸方法,如火针、麝针以及药线点灸等。 毛南族也有一些治病的土方法:用碎碗片划破手指或太阳穴放血,治“猫王痧”。在前额或肚脐“拔火罐”,治头痛、肚痛。在颈部、背部“刮痧”,治发痧。蛇胆泡酒治风湿,蜈蚣泡在菜油里治蛇毒等。 汉族中医在实践中也掌握了许多治疗方法,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东晋葛洪(284―364年)著的《肘后备急方》,是中医发展史上距今1600多年前由江南来到广西的汉族学者所著的杰出医学巨著,其中吸收了江南和广西民间的经验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