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传说、故事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传说、故事

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

四川各民族的神话所叙述的形象中,有许多是人们信仰和崇拜的对象,神话中的形象并不都是人格化的神,还有动物或人与动物的合体。神话常常是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解释,这种解释多是追溯自然或社会文化最早的起源,反映了先民对事物的原始理解。

神话内容包括开天辟地、自然变化、动植物、图腾祖先、洪水及人类的起源等。最为典型的有汉族、彝族的《开天辟地》,藏族、土家族的《人的由来》,傈僳族的《点葫芦》,羌族的《燃比娃盗火》、《尕尕神》,纳西族的《东马文字的来历》等等。

传说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地方古迹、自然风物、社会习俗等有关的民间口头上流传下来,添枝加叶的故事。例如《菊花石的传说》:中江县城北干道尽头便是巍然耸立于山丘之上的北塔,是省内十大名塔之一,全塔共13级,呈四方形。为密檐式实心砖砌佛塔,塔上飞檐斗拱。佛刹作顶,塔檐上铃环犹存,可以想象昔日缀满塔铃。夜风中铃声丁当穿林入水,为小城增添几多幽雅之情趣。

据史料记载,北塔建于宋代。千百年来,历经沧桑却仍然屹立。但民间传说这塔是神仙兄妹竞技时一夜间建成的,妹妹修北塔,哥哥修南塔灵皈寺。约定鸡鸣为记。兄妹各施仙术分头施工,未等鸡鸣哥哥修寺庙已毕,来北边看妹妹修塔。见一座塔已耸立山丘,只是塔尖还没修好。当时正值九月天气,秋菊盛开,妹妹为装饰佛塔,正在河边采摘菊花。哥哥为戏弄妹妹,假装鸡叫,妹妹一时慌神顺手将鲜花倒进了凯江,提起一口铁锅扣在塔顶。从此凯江中便有了精美绝伦、如诗如画的菊花石,相传即为菊花幻化而成。经当地工匠加工而成文房墨砚或案头古玩,成为名人雅士摩玩赏鉴之宝,现已成为中江有名的出口创汇旅游拳头产品,各国友人均以藏有中江菊花石工艺品为荣。

菊花石 (谢廷德 供稿)

在种类方面,可分为人物传说、史事传说、地方传说、动植物传说、土特产传说、民间工艺传说、风俗传说等等。其中最为典型的有汉族的《望帝传说》,彝族的《彝海结盟的传说》,土家族的《土家族为什么爱狗》,苗族的《芦笙的来历》,傣族的《姑娘出嫁时为啥放钱在甑子里》等等。

民间故事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,反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形态、社会发展阶段、社会习俗以及他们的伦理道德、宗教信仰、审美观念,给人以艺术欣赏、美感享受。这里介绍的是狭义的民间故事,包括幻想故事(或称“民间童话”)、动物故事、鬼狐和其他精怪故事、生活故事、机智人物故事、寓言、笑话等。其中幻想故事以汉族的《蛇郎》最为典型。在动物故事里有白族的《老虎学艺》等等。在生活故事中,则以藏族的《盐和茶的故事》最为突出。

此外,各民族民间还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寓言和笑话。

浙江神话、传说、故事大多是农耕社会的产物,有着浓厚的浙江农耕文化特色。在神话方面,除开天辟地、人类起源等内容外,较多地表现在对稻作生产起源的解释上,如《神农置五谷》、《虞舜开田》、《大禹育稻》等神话。这些英雄的献身精神、坚强意志和超人的本领,既是先民集体力量的集中和夸张,也是人们愿望的表现,更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始祖的缅怀和追忆。另一些神话则把稻谷的起源归功于牛、狗、麻雀、老鼠、蚂蟥这样一些动物,充满了奇幻的想象,曲折而有趣地表现出先民朴素的世界观。在人类的原始时代,人们和动物的关系极其密切,他们深感动物对自己的生存有着直接的关系,于是将动物神化,在神话中表达出他们对动物的这种特殊感情。在湖州、德清一带,发掘出另一位文化英雄防风氏的神话群,蕴藏丰富,填补了我国防风神话的空白。关于防风氏的事迹,主要也集中在治水上。

唐宋以降,浙江的丝绸生产一直在全国保持着领先地位。有关蚕桑丝绸的神话、传说和故事,生动有趣,独具特色,在浙江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。《蚕花娘娘》讲述一个少女身披马皮化为蚕的神话;《龙蚕》是叙述妯娌俩养蚕的幻想故事,告诉人们养蚕要勤劳,做人要友爱,一心害别人的大嫂最终受到应有的惩罚,扬善惩恶,警世喻人。其他如《望蚕讯》、《缉里干经》等,也都对研究蚕桑丝绸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。

在传说故事方面,比较有特色的为两类传说:一是鱼类故事。浙江沿海颇多渔场,渔民们世代捕鱼,捕鱼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,必须对鱼类的习性有仔细、准确的观察,久而久之,渔民对鱼类产生了特殊的感情,在他们中间流传着许多鱼类故事。黄鱼为什么身上总是金光闪闪的?每年冬天,章鱼为什么总会吃掉自己的脚手?乌贼为什么老是吐黑水?这些鱼类故事饱含着渔民的生产经验,也往往寓有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,长期以来,被渔民当做他们自己的口头教科书,其文化功能不容低估。

二是商贾故事,在农耕社会内部,市镇的崛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股不可抵御的历史潮流。浙江在这方面也是跑在前面的。“红顶商人”胡雪岩和“赤脚财神”虞洽卿等人的传说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民族资产阶级艰难起步的历程。还有一批经商故事,也使人耳目一新。《雪舫蒋腿》颂扬了“信誉立店”的商业美德;《严东关五加皮》说的是商人因祸得福的奇遇,生动地指出了“名牌”的特殊价值;《将军板》则告诉人们,经商要善于揣摩顾客心理。这类作品在传统民间故事中并不多见,因而更显其珍贵。

在浙江民间,勾践、西施、王羲之、罗隐、陈硕真、苏东坡、方腊、岳飞、刘伯温、于谦、戚继光、朱丹溪、徐文长、鲁迅等许多历史名人的传说流传极广,内容丰富多彩,表达出人们对这些名人的敬仰之情。比如,书圣王羲之助人为乐,替一个卖扇的老婆婆在扇上题字,至今在绍兴留下了题扇桥和躲婆弄这两个地名。抗倭名将戚继光辗转浙东,留下许多佳话,当地人把一种中间有小孔的面饼叫做“光饼”,这里面也都有着动人的传说。

浙江山清水秀、物产富饶,名胜古迹比比皆是,有关山川景物的传说无不饱蕴着浙江人民热爱乡土的恋土情结,格外亲切感人。漫步断桥,正可细说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纠葛;走进净慈寺,就会想起放荡不羁、惊世骇俗的济公;参观岳坟,岳母为她的儿子背上刺字,“精忠报国”的动人故事便浮现在眼前;登临六和塔,当年六和填江、制服龙王的传说更使你豪情满怀、意气风发。

浙江的民间工艺和土特产素负盛名,除丝绸之外,诸如龙井茶叶、绍兴老酒、龙泉青瓷、青田石雕、东阳木雕、乐清刻纸、庆元香菇、乌镇姑嫂饼等,都有美丽的传说与之相伴。如:乌镇的姑嫂饼为什么甜中带咸呢?传说当年这家作坊有个“手艺传媳不传女”的规矩,小姑不服,故意在阿嫂做的饼中放进一把盐,谁知歪打正着,这饼反倒别有风味,格外好销。后来,姑嫂同心协力做糕饼,这“姑嫂饼”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了。

浙江濒临东海,稻作生产又常要求雨,这就使得浙江有关龙的传说较之别地更多,并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,诸如桃花女龙、管家老龙、小囝龙、百叶龙、雾龙、秃尾龙……活泼奔放,千姿百态,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愿望。

浙江的地方神特别多,有关地方神的传说也格外丰富。陈十四夫人(陈靖姑)传说是从福建传来的,但到了浙南之后,与当地山川风物密切结合,就成了土生土长的民间故事。主人公陈十四是个美丽热情、豪爽刚强的少女,立志为民除害,经过多次惊险搏斗,终于除掉了罪恶累累的蛇妖,但由于触犯天条,不得不含怨离开人间。有些生前曾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的人,死后往往有可能被人们信仰为“神”。比如,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刚毅正直,被吴王夫差害死,阴魂不散,浙江人就祀奉他为潮神;括苍山里的猎神则是个为民除害的猎户;舟山才伯庙中的菩萨居然穿着渔民常穿的那种笼裤,传说他本来就是当地一位优秀的老渔民等。

此外,浙江民间故事中还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生活故事、机智人物故事、寓言和笑话,就更是这种世俗精神的充分体现,它们对人们的教育、认识和娱乐作用也更为直接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9 0:08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