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侍卫司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侍卫司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。五代及宋代统领禁军机构。《宋史?兵志一》:“禁兵者,天子之卫兵也,殿前、侍卫二司总之。”五代梁始设侍卫马步兵。北宋分为侍卫马军司、侍卫步军司,各置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、都虞候等官,与殿前司分领禁军,合称三衙,并兼领厢军。南宋侍卫司长官为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、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,以资浅者充任,侍卫马、步军司实已降为分别统领一支大军之机构。参见“三衙”。 官署名,五代及宋初置,为军事统御机构。全称侍卫亲军马步军指挥使司,与殿前司分领全国禁军。长官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,下设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。宋初,侍卫司实际分成马军司及步军司,各置都指挥使、副都指军使、都虞候,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职不常置。真宗时,正式废置侍卫司,将侍马亲军马军都指挥司与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司分立,与殿前都指挥司共掌全国禁军。 ①五代、宋掌管禁军的军事机构。全称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,其长官为都指挥使。五代后唐时就设有侍卫司,最高长官为都指挥使,典领禁卫军,护卫宫廷,侍从皇帝。后唐同光四年 (926),李嗣源回兵入洛阳夺取帝位,即授其婿石敬塘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,典领禁军。石敬塘以此为基础,势力渐大,灭唐建晋。后晋沿置,高祖石敬塘使其妹婿杜重威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,典领禁军。后周世宗 (921―959) 时沿置,与殿前司共统领中央禁军。北宋沿置,与殿前司分领禁军,分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,皆设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、都虞候各1人,多由皇帝亲信将领充任。宋初名将石守信曾任侍卫司都指挥使,典领禁军,位高权重,建隆二年 (961)被宋太祖 “杯酒释兵权”。南宋时,资浅者领此二司时分别称为主管侍卫马军司、主管侍卫步军司。辖有龙卫、神卫左右四厢等骑、步禁军和各地厢军。②辽朝北面御帐官署。主掌御帐亲卫扈从,设有侍卫太师、侍卫太保、侍卫司徒、侍卫司空、侍卫等官职,多由皇族、贵戚充任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