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侗乡凉亭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侗乡凉亭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 侗乡凉亭星罗棋布,多建于要道的山坳、大路边或水井旁,一般有古树遮阳,供行人休息或避风雨。凉亭大多是1间或3间,瓦顶,以圆柱架成。亭内两边设长凳,正梁画双龙、八卦,构成寿字图案。两物故事图像。侗族人民热爱公益事业,多建凉亭供行人歇脚。以往有行善者施舍,夏有茶水或井水解渴,亭中有火塘,冬有柴火取暖,甚至挂有草鞋以资急用。 侗乡凉亭(通道)(胡万卿摄) 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寨乡岑翰坡坳上的众捐资建成。亭系单层石结构,长10.8米,宽4.4米,高4米,由16根高3米、直径25厘米的八角石柱支托,上刻精致的花草与楹联。左右亭壁用4块大青石砌成,每块长2.6米,高1.3米,厚15厘米。中间是行人道,两侧设石条凳,供行人小憩。亭顶原为木质结构,建翘檐,复瓦,民国年间重修时改为平顶。栋梁正中绘太极图案,两端饰以彩绘龙凤。建筑结构坚固,具有民族风格。清人杨大勋《石亭偶作》诗云:“火云漠漠日炎炎,最苦行人是夏天;到此披襟聊一坐,清风买尽不需钱。”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