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侗族的也哼年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侗族的也哼年

分类:【风俗文化】

“也哼年”,侗语,即春节期间,贵州、广西、湖南毗邻地区侗族村寨之间的集体访问做客,即是“游春”和“拜年”活动。农历腊月作准备工作,青年男女请歌师、戏师传歌、教戏、练芦笙舞。正月初二或初四出访,一般到十五日即止,也有到月底的。出访队伍包括芦笙队、双歌歌手、大歌歌队、耶歌歌队、侗戏班和男女老少民众,以青年男女为主体。芦笙队身穿百鸟羽衣,头插鸟羽、银牌,古色古香,姑娘们银项圈、银簪花、银耳环、银手镯,绣花衣裙,盛装艳丽。出访前,派人送报帖到对方村寨,并列队到本寨先母坛前唱《圣母歌》禀告圣祖母(一说为创世女神萨天巴,一说为率领族众抗击外敌的杏妮,一说为不降于诸葛亮而率族众东迁的孟获之妻孟婆,一说为远古女神萨玛),祈祝出访顺利,同时宣布出访纪律与注意事项。“也哼年”队伍经过别的村寨时,奏《过寨曲》致礼;到所访的主寨时,奏《进寨曲》通报,主寨闻声即出寨迎宾。主人以纺车、织机、杉木、禾草、鸡笼、风车之类设路障,唱《拦路歌》,客人唱《开路歌》,以歌问答,答通一次,去一路障,合部答通,路障尽撤,迎客入寨到达鼓楼坪。主、客芦笙队对奏、对舞、踩堂后,歌队唱《祝福歌》,接着后生头(或口齿伶俐的少年)朗诵《祝贺款词》、《神话款词》、《历史款词》等。礼寨礼仪毕,客人们就被主人们拉进各家各户住宿,一般住三夜。白天在鼓楼或鼓楼坪赛芦笙、唱侗戏,还有拍毽(犹如羽毛球)等娱乐,晚上对唱双歌、大歌或耶歌等集体活动。也有在各家各户的对唱双歌或笛子歌等其他歌,独唱琵琶歌,吃宵夜(打油茶或煮糖粥)。最后一天,在鼓楼举行“腊也”(即“吃合拢饭”),各家将桌子搬来,合成长条餐桌,各户把酒肴、糯饭送来,合成百家宴席。主、客欢聚一堂,唱酒歌,饮“串杯酒”(各人饮其邻座杯中之酒),共祝新的一年丰收。临别时,芦笙队奏《告别曲》。主寨唱《拦路歌》挽留,客人唱《开路歌》告辞,依依惜别。寨与寨结成友好村寨,历年互访作客,今年你来,明年我往,友谊世代相传。艺术年年交流,情义岁岁增深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9 1:18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