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保圣寺罗汉塑像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保圣寺罗汉塑像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在今江苏吴县角直镇保圣寺内。寺创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,历代重修。现仅存天王殿。殿内原有18尊罗汉塑像,相传为唐开元时期雕塑圣手杨惠之所作(或曰宋塑,唐塑宋修)。1927年寺内遭火灾,大殿半壁坍塌,罗汉受损,残存9尊移入新建古物馆,构成今日所见以山水的壁塑为背景的罗汉群像。据传中间所立者为高僧达摩(一说为梁武帝),闭目颔首,神气庄重。两侧有降龙、讲经、听经罗汉等。群塑古朴动人,刀法浑厚有力,为古代较有代表性塑像之一。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市东南部 直镇。寺创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,全称保圣教寺。北倚吴淞江,西枕甫里塘。寺外清溪绕行,寺内花木扶疏。历经修建,规模甚大。元代赵孟撰题抱柱楹联:“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禅林第一;罗汉溯源惠之为江南佛像无双。”原有殿宇僧房5048间,今存山门、天王殿、古物馆(半堂罗汉殿)和唐经幢。天王殿为明清重修,面阔三间,进深二间,既具有江南水乡建筑“立脚飞椽”的特点,又保存了宋代建筑的传统方法。柱础作覆盆形,直径70厘米,上雕刻“压地隐出神童牡丹花”,为宋大中祥符原物。古物馆作罗马式,1928年蔡元培、顾颉刚、马叙伦、叶圣陶等募捐修建,著名建筑师范文照精心设计。大殿内原有十八尊罗汉,现存九尊。罗汉神态逼真,性格各异,比例适当,刀法浑厚,艺术造诣很高,并以云水山崖相间的壁塑为背景,相传为唐开元年间雕塑家杨惠之所塑,为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。因其外貌多清癯,与唐风有异,或以为宋初遗物。明代高启《过保圣寺》诗云:“隔江寒雾隐楼台,远逐钟声放艇来。乱后不知僧已去,几堆黄叶寺门开。” 宋代寺庙塑像。在江苏吴县?直镇保圣寺。寺创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,自唐以来历代都有修缮。寺内原有罗汉塑像18尊,1927年大殿坍塌受损,现尚存九尊,姿式多样,形象生动,十分精美;原分置于气势壮伟的高浮雕山水塑壁中,取其布局自然,岩壑清幽之意。旧传为唐杨惠之塑,据近人研究系宋代作品。今像及塑壁移置于寺内古物陈列馆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