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百科知识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保安腰刀
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
释义

保安腰刀

分类:【地域文化】

保安族工艺品。远在清同治年间, 保安人从青海同仁县迁往大河家, 途中留居青海循化地区时, 就向塔撒坡修制土枪的工匠学到了打刀技术, 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。当时制作保安刀是为防身用的, 式样简单, 全凭一锤一锉的手工工艺。早期的保安刀, 只有没有刀鞘的木头把子的 “波日季” 和 “黑膛” 两种。落居大河家后, 保安族刀匠们不断积累经验, 在保安刀的设计、锻打、淬火、镶嵌、砸铆等方面有了新发展。后来, 又在刀的尺寸、样式、刃口、纹络上精心琢磨, 并在刀鞘孔里插一根小巧玲珑的紫铜镊子, 制造出工艺复杂精巧的 “什样锦”等多种腰刀。建国后, 古老的保安刀也获得了新生。1957年,人民政府把分散的制刀工匠组织起来, 建立了刀具厂, 购置了机器, 开始了保安刀的成批生产。据1981年统计, 保安族从事腰刀生产的有320多户,其中三级以上的工匠有210多人, 当年生产腰刀124600多把, 收入228000多元, 有30多个品种,10个规格, 在广交会上被列为出口民族产品。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还进行了展销。

腰刀不仅有广泛的实用价值,而且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。它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工具,同时也是精美的工艺品。

《甘肃风物志》介绍保安族腰刀打制始于清代,至今有120多年的历史。早期制作的保安刀是用于防身的,其式样简单,做工粗糙,当时只有没刀鞘的木头把子的“波日季”和“黑膛”两种。迁到大河家以后,他们不断积累经验,改进了工艺,且掌握铁合金技术和淬火等技术,这时的保安腰刀不但品种多,而且质量好,除了防身外,主要用于商品交换,一把好腰刀可换回几只绵羊,甚至一匹好马。现代的保安腰刀,无论在设计、锻打等方面,还是在镶嵌、磨光等方面都有了新发展。其品种达20多种,有些精美的腰刀制作工序不少于80多道,即使是较简单的腰刀,工序至少也有40多道,腰刀的规格尺寸也依市场需求或大或小。保安腰刀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子,它是用黄铜、红铜丝、白铁丝、牛角、塑料、赛璐珞等材料依照设计的图案叠合铆成的;再经磨光,看上去五颜六色,犹如缠上去的彩锦;刀鞘则是用黄铜或白铁打成的外壳,鞘内还装有木蕊用以保护刀刃。鞘侧又有一个小鞘,插着银质镊子,是用来拔鼻毛的。刀体是铁中加钢,经过反复锻打淬火而成,异常锋利,切铁如泥。保安腰刀刀面上,都镌刻着一定的图案花纹,如梅花、星星、一把手、一条龙等,纹理清晰、形象流畅生动。据说一些图案象征铁匠的代号,是不同风格样式的主要标志,不得随意使用,还有些图案暗含着传说故事(如一把手、波日季)。

保安族人制造腰刀的手工技术,除少数是以师徒关系传授外,大多是通过父传子,兄传弟的形式继承的,个别的则是亲戚邻居间互相习得的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传统观念与行业派别意识已被打破,保安人建立了自己民族的刀具厂,购置大型机器,揭开了保安腰刀工业化生产的历史之页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现在大河家不仅有专门的刀具厂,而且各村也有腰刀生产小组和专业户,这既满足了少数民族的生产需要和市场供应,又增加了集体与个人的收入。保安腰刀如雨后春笋,在大河家遍地开花。

随便看

 
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5 o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29 2:12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