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保护民俗文物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保护民俗文物分类:【中国民俗】 台湾许多民俗博物馆或各类博物馆都注意收藏民族文物。台湾省文化基金会董事庄伯和曾于1988年度为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文英馆整理收藏的一批民俗文物。这些文物大都于1978年前或稍后收藏的,为台湾本土搜寻而得,包括家具、日用器物、服饰、宗教法器、契约文书、台湾少数民族文物等,约2000余件。 对民俗文物进行研究。如台湾左羊艺术工作坊负责人董志农长期致力于台湾民俗文物研究,特别对台湾民俗文物的款识有独到见解。编著有《灯火依旧―――台湾灯烛文物辑》、《枕中梦回―――台湾乡土枕具特展》、《红砖拾遗―――台湾砖烧文物专辑》、《生之礼赞―――生命的庆典文物展专辑》等书。 颁布法规,明确民俗文物应受保护。台湾《文化资产保存法》第三条第四条款对“民俗及有关文物”做了明确规定:“指与民众生活有关食、衣、住、行、敬祖、信仰、年节、游乐等风俗、习惯及其文物。”《台湾民俗文物登录暨分类号码》亦对民俗文物分类做了规定:(1)社会政治文物:徽章奖牌、仪礼服、官服、刑罚器具、武器、馈赠品、钤记、告示、证书;(2)衣物、服饰与设备:衣裤、服饰配件、化妆、身体装饰、帽履、雨具、附件、裁缝;(3)饮食用具与设备:用具、加工保存、调理烹饪、模具、食物;(4)住居用具与设备:神案、家具、门窗件、照明、炉火、家饰、安全、清洁盥洗卫生、寝具;(5)生产工具与装备:农具、渔捞、染色纺织、采集、狩猎、畜养、山林园艺、水利、制盐、制糖、制茶、制香、采樟脑、窑业、采矿冶金、工具制造;(6)交通、运输与通讯:设备、搬运用具、车船、旅行、邮票、通信;(7)商业交易:设备、搬运用具、计量、契约、传单广告、货币、典当、簿记、店招、店章;(8)民间知识:教育文具、医疗、历书、堪舆、占卜、版印;(9)宗教信仰与仪式:年节用具与物品、神像及象征物、祀神用具与物品、法器、护符厌胜、仪服、经书、功德画;(10)生命礼仪:妊娠生产用具、育儿用具、成年礼、婚礼、寿诞、祭祖、丧葬、墓与墓园;(11)建筑、工艺、装饰:制作工具、寺庙民居建筑细部及饰件、民间工艺美术、摆饰珍玩及吉祥物;(12)音乐、戏曲:乐器、排场、戏服、阵头、偶戏、戏台与道具;(13)娱乐、游戏、玩具:健身、游戏与赌具、玩具、个人嗜好品;(14)文献史料刻契:古文书、善本与书籍、期刊、报纸与剪报、海报招贴、手稿手书与函笺、地图、图表与图稿、文凭执照与凭单、散页、照片与底片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