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修坟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修坟分类:【风俗文化】 傈僳族民间节日,每年农历三、四月份择日举行,所选日子避讳与死者属相冲突。若是新坟,这天主要是培土加固,俗称修坟。若是旧坟,则主要是祭祀,俗称上坟。修坟较上坟要隆重些,傈僳族认为修坟是给死者盖房子。也有人家在死者安葬一年后,择一良日修坟或在埋葬死者的当日修坟。修坟时死者家族及亲友都来参加。人们把事先备好的石板堆砌到墓穴上,墓形为头高脚低。然后在坟前宰猪、羊或牛,并煮饭、做米饼献祭死者。煮祭饭有讲究,若死者是男性,则抓九把米,若是女性,则抓七把,并要正抓反放。祭献米饼也是男性九块,女性七块。祭祀时,家族中一男子手持木棍领众人绕墓跳舞,唱丧调,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,并告慰死者:“房子修好了,你就安心居住吧”。还要请求死者保佑家族平安幸福,多子多孙以及庄稼丰收、家畜成群等。祭祀完毕,领祭人要把手中的木棍砍断,以示与死者分道而行,避免亡魂缠身。然后在墓旁煮肉,款待前来修坟的人。主人把牛或猪的内脏(除去心和肝)和头带回家中,第二天煮吃,据说这样可以避免生者的魂被死者带去。坟修好后,有的地区,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择吉日来祭扫,即为“上坟”。有的地区除年节在家祭奠外,清明节不再到坟前祭扫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