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倪瓒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倪瓒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元代著名四大画家之一。名元镇,号云林,别号朱阳馆主、萧闲仙卿、海岳居士等。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家富有,性狷介。一说他性敦厚,乐助人。藏书极多,曾建藏书楼“清 阁。”元末浪迹太湖、泖湖一带。擅画水墨山水。初学董源,兼法荆(浩)关(同),创“折带皴法”。画多取平远之景,善作枯木竹石茅舍之图,开荒疏萧条一派,少作青绿山水。所写山水亦不画人物,人问之,则说:“今世那复有人!”时称其画与诗、书为三绝。传世之画有《江岸望山图》、《春雨新篁图》、《幽涧寒松图》、《渔庄秋霁图》等。诗文有《清 阁集》。 其寓繁于简似嫩实苍的风格影响了明、清文人水墨山水创作。 元代书画家、诗人、藏书家。原名?。字元镇,号云林,别号红霞生、荆蛮民、净名居士、朱阳馆主、萧山闲聊等,又自称懒瓒、倪迂。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自幼读书,过目不忘,性好洁,不事雕琢,始终未仕,其家境殷富,曾筑清轶阁、云林堂。藏法书、名画、古籍甚多。并亲手勘定古籍数千卷。初奉佛教禅宗,后入道教全真教,习静“玄文馆”。至正初年,散家于亲友,弃家泛舟太湖、泖湖之间,寄居田庄佛寺,能诗词散曲,多吟咏山水、抒发性情,往往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,寄寓兴亡之感。语言清新自然,风格清隽淡雅,常有画境。 其擅画水墨山水,宗法董源,参以荆浩、吴仝技法,用笔方折,创“折带皴”写山石,画树木则兼师法李成。书画秀逸疏淡。工力极深,自成一家。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,好作疏林坡岸、浅水遥岑等平远之景,不著色,无人物,是一种与世隔绝,荒寒萧索的境界,以淡泊取胜。善用侧锋干笔皴擦的画法,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巧,对后人水墨山水画颇有影响。与黄公望、吴镇、王蒙并称元末四大家,亦善画墨竹,笔法挺拔,疏朗有致。兼工书法,从隶入手,古而媚,密而疏,翰扎奕奕有晋人风气,其画天真幽淡,诗文精雅,书法隽美,称为诗书画三绝。其论画主张“逸笔草,不求形似,写胸中逸气。”着力点在借自然写其“意”,表现内心的悲寂。传世现迹有《六君子》、《水竹居图》、《雨后空林》、《江岸望山》、《渔庄秋霁》、《悟竹秀石》、《修竹图》等。著有《清 阁全集》、《倪云林先生诗集》。 原名?,字元镇,别号荆蛮民、净名居士、米阳馆主、萧闲居士、云林子等,云林多用于题写书画款识。无锡人。家豪富,筑清轶阁,广蓄图书名画书法于其中,与名士往来。爱洁成癖,类米芾。元末,社会动荡,倪瓒卖掉田庐、散去家财,与渔夫野叟混迹五湖三泖间,人称之为“倪迂”。工诗擅词翰,喜画山水竹石。山水初学董源,后参以荆浩、关仝之法,创“折带皴”。画平远山石树木师李成,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。作品以简取胜,于简中求繁,构图单纯,树木寥落,人迹绝无,给人以静谧、清幽、萧散、简洁之感。画竹自称“逸笔草草,不求形似”“聊写胸中逸气”,强调表现主观个性,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。与黄公望、王蒙、吴镇并称“元四家”。 |
随便看 |
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