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傣勐 |
类别 | 中文百科知识 |
释义 | 傣勐分类:【传统文化】 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封建领主制下农奴等级之一。“傣勐”,傣语音译,意为“本地人”、“土著”。地位比其他等级的农奴为高,约占农户总数的一半以上,由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演变而来。聚寨而居,主祭勐神,耕种“召勐”的份地。受领主、头人的官租、劳役、捐税、贡赋和其他特权剥削,还负担对封建王朝的贡赋、摊派和各种徭役,是承担劳役或缴纳租税的依附农奴。 傣语音译,意为“本地人”。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农奴等级之一。其地位较其他等级的农奴为高。约占农户总数的55%,占有耕地总面积的60.3%,私有耕畜亦较多。原是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,随着封建领主制的发展而成为农奴。仍沿袭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式聚寨而居。受领主、头人的官租、劳役、捐税、贡赋和其他特权剥削,并负担对封建王朝、国民党政府的贡赋、摊派和各种徭役。 傣语意为“本地人”。解放前,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直接生产者的等级之一。原来是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,进入阶级社会后处于奴隶般的依附地位,后随封建领主制的形成和发展而成为农奴,仍沿袭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式聚居成寨,每户从农村公社领取耕种的份地。在农奴中属于社会地位较高的等级,约占农户总数的55%,占有耕地总面积的60%和私有较多耕畜,受领主和头人的官租、劳役、捐税、贡赋和其他特权剥削,并负担对政府的贡赋、摊派和各种徭役。 |
随便看 |
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、德语、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自由、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。